2018-02-28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38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出血性疾病(以下简称出血病)在临床实践中非常常见,应用正确的诊疗措施,对患者的救治非常关键。上海市医学会输血专科分会结合上海的临床用血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临床一线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初步达成本共识,现推荐给与输血相关机构参考或采行。
一、出血病的分类
出血病由遗传性/先天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导致,常见出血病的种类有多种(表1)。不同的疾病,临床治疗措施迥异,只有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因病施治,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表1 常见出血病的分类
二、出血性疾病诊治相关检查
除临床表现和(或)家族史外,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还需高度依赖实验室检查。
表2 出血性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的基本检查项目
三、常用血液制剂在出血病中的应用
1. 血小板疾病治疗相关制剂的使用
血小板相关出血,临床最多见的是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以及由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先天性血小板功能性疾病较为少见。
表3 血小板悬液的应用
表4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剂的应用
2. 凝血系统缺陷常用制剂的使用
凝血系统缺陷性疾病最多见的是
表5 凝血系统缺陷常用制剂的应用
(点击表格,查看高清版)
参考文献:出血性疾病治疗应用血液制剂的专家共识. 中国输血杂志.2017,30(7):66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