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9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再生障碍性
一、AA如何分类
按照病因,AA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以获得性居绝大多数,先天性AA甚罕见,其主要类型为Fanconi贫血,获得性AA可分原发和继发性两型,前者系原因不明者,约占获得性AA的50%;又可按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不同综合分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国外按严重度划分出重型和非重型两型,具体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AA严重程度评估
二、AA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
AA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人口,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那么,AA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呢?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原发性获得性AA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而文献资料显示,AA发病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表2)。
表2 AA可能的致病因素(Camitta标准)
三、AA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
AA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临床表现的轻重取决于
表3 AA检测项目
做完各项检查项目之后,需要参考哪些诊断标准对患者确诊呢?
表4 AA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1]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 1 ): 1-5
[2]刘春燕,邵宗鸿.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 36( 5 ): 345-349
[3]刘春燕,付蓉. 2016年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指南解读. 2017. 37( 8 ): 712 -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