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ABO疑难血型如何紧急抢救输血?

2017-12-13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32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最早的输血是在1667年,一个法国贵族将280ml的小牛血输给了一个精神失常的流浪汉,企图治疗他的精神问题。这位倒霉的患者在经历了严重的免疫反应、在鬼门关徘徊数次之后,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平静。


输血是一把双刃剑


输血在抢救急、危、重患者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及时、充足的血液输注对抢救大失血患者起着关键性作用。


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还可供给具有带氧能力的红细胞以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带氧能力降低所导致的急性缺氧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某些病人血液凝固障碍。因此根据病人因不同,输血治疗的具体目的不同而可采取不同种类的输血方式。


但是,输血绝非有益无害,严重的输血反应可以致命,输血后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致使接受大量输血后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故必须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无明确适应证者不应滥用输血。


ABO疑难血型怎么紧急抢救输血?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规定,输血前必须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但是,如果患者需要紧急输血抢救生命而恰恰由于血型疑难无法用常规方法快速鉴定出来怎么办?


1.ABO 疑难血型判定提示:


①正、反定型不一致;

②与先前血型鉴定结果不一致;

③弱凝集、混合凝集或其他情况难以准确判定结果;

④与ABO 同型血液交叉配血试验不相合;

⑤不符合一般遗传规律。


2.ABO 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


符合ABO 疑难血型判定提示内容和紧急抢救输血指征的患者,应立即启动《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程序。


①经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请示其上级医师同意后,填写《紧急抢救输血申请单》,报医院医务管理部门审批或总值班备案,并向输血科(血库) 提出紧急抢救输血要求。特别紧急时先电话申请,随后补交《紧急抢救输血申请单》。


②经医务管理部门审批或总值班备案后,医师填写《紧急抢救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征得患者或其亲属同意后,医患双方在《紧急抢救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保存在患者病历中。患者不能表达本人意愿且无亲属时,报医院授权人签字同意后保存在患者病历中。


③血液输注首选O型红细胞,须进行主侧交叉配血; 血浆输注应选用AB 型。


④抢救输血过程中由经治科室医护人员负责监控,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予以紧急处置,病历中须详细记录。必要时请输血科紧急会诊。


⑤输血完毕,经治科室医护人员应继续观察30 分钟,详细填写输血病程记录和护理记录。


⑥在患者紧急抢救输血过程中,输血科( 血库) 应继续对患者ABO 血型做进一步鉴定,尽快确定患者ABO血型。


⑦患者ABO疑难血型确认后,若需继续输血治疗,应重新抽取患者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验,并遵循以下原则输血:

(1)交叉配血试验阴性者,可输注与患者ABO 同型红细胞;

(2)交叉配血试验阳性者,应继续输注O 型红细胞;

(3)尽早输注与患者ABO/RhD 血型同型血小板。


3.补充说明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后,对怀疑发生溶血反应、免疫反应和无效输注的患者,在具备追踪随访条件时,需进行相关监测,监测及分析情况应在病程记录中体现,内容至少包括:


①输血后2小时内的外周血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值,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结果,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值,尿血红蛋白值,肾功能测定结果(监控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②输血后24小时内的外周血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值,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值,血清间接胆红素值,尿血红蛋白值,肾功能测定结果(监控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无效输血);


③输血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分别检测血红蛋白、血清间接胆红素并筛查不规则抗体等项目( 监控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同种免疫反应) 。


参考文献:

[1]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中国输血杂志,2014年1月第27卷第1期:1-3

[2]大量输血指导方案(推荐稿),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7月第25卷第7期:617-621

[3]临床输血规范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