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四川7.0级地震│万分危急时刻,必须掌握输血的方方面面

2017-08-09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47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截至8月9日9时25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伤(28人重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警、消防、卫生等部门以及军队迅速出动,救援工作彻夜进行。

 


地震所造成的房屋倒塌、桥梁断落、山崩、塌陷等可带来直接损伤,如创伤、出血、休克等,严重威胁受灾者的生命。因此,输血在抢救多发伤地震灾害中至关重要,关键时刻可挽救生命。

 

一、定义

 

大量失血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h内丢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年人出血速度达到150 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1.5 ml.kg-1·min-1超过20 min。

 

大量输血是指24 h内给成年人输注超过20 u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1 h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 ml·kg-1·min-1。临床上,患者急性失血量达自身血容量的30%~50%时,往往需要大量输血。

 

二、指南推荐

 

1.  实验室

 

不推荐以单次血红蛋白(Hb)或红细胞压积(Hct)检查作为独立的实验室指标来决定是否输血,应结合每个患者的失血速度、血容量、临床表现、贫血持续时间和程度以及心、肺功能而综合考虑(1B)。

 

不推荐单独以某个常规凝血指标来指导输血治疗(1C)。

 

2.  血制品种类



3.  输血治疗

 

红细胞


▲  对于急性大量失血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或)组织氧供不足的创伤患者,需要输注红细胞(1A)。

▲  对于复苏后的创伤患者,Hb<70 g/L和(或)Hct<0.21时,推荐输注红细胞,使Hb维持在70~90g/L,或Hct维持在0.21~0.27(1C)。

▲  对于复苏后的创伤患者,Hb在70~100 g/L和(或)Hct在0.21~0.30时,应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1B)。若无组织缺氧症状,暂不推荐输注红细胞(1C)。若合并组织缺氧症状,推荐输注红细胞(1B)。

▲  对于复苏后的创伤患者,Hb>100g/L时,可以不输注红细胞(1B)。

▲  对于术后的创伤患者,若存在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且输液无效或伴有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症状时,当Hb≤80 g/L时,考虑输注红细胞(1C)。

▲  对于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患者,当Hb<100g/L时,考虑输注红细胞(1C)。

▲  对于中度和重度颅脑损伤患者,Hb<100g/L时,考虑输注红细胞(2C)。

▲  在复苏完成后,如果患者合并有急性肺损伤(Au)或ARDS的风险,应尽量避免输注含有白细胞成分的红细胞(1B)。

▲  对于需要大量输血的严重创伤患者,推荐输注储存时间<14 d的红细胞,以减少创伤性凝血病、ALI、感染、高钾血症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1B)。

 

新鲜冰冻血浆(FFP)

 

FFP用于补充凝血因子以预防出血和止血。避免将FFP用于扩容、纠正低蛋白血症和增强机体免疫。

 

▲  当PT、APTT>1.5倍参考值,INR>1.5或TEG参数R值延长时,推荐输注FFP(1B)。

▲  对于严重创伤大出血、预计需要输注≥20U红细胞的患者,推荐尽早积极输注FFP(1B)。

▲  对于明确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的创伤患者,推荐输注FFP(1B)。

▲  推荐输注的首剂量为10~15 ml/kg,然后根据凝血功能以及其他血液成分的输注量决定进一步输注量(1C)。

▲  对于既往有口服华法林的创伤患者,为紧急逆转其抗凝血作用,推荐输注FFP(5~8 ml/kg)(1C)。

 

血小板

 

对于大量输血的患者,应尽早积极输注血小板(1B)。

 

▲  血小板<50×109/L时,考虑输注(1C)。

▲  血小板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1C)。

▲  血小板>100×109/L.,可以不输注(1C)。

▲  对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或严重大出血多发伤的患者,血小板应维持在100×109/L以上(2C)。

▲  推荐输注的首剂量为2 U/10 kg浓缩血小板或1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1袋)(2C)。推荐根据TEG(已修正)参数MA值及时调整血小板输注量(1C)。

▲  如果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或存在低体温,TEG检测显示MA值降低,提示血小板功能低下时,血小板输注量不受上述限制(1C)。

 

Fib和冷沉淀

 

▲  当出血明显且TEG表现为功能性Fib缺乏或血浆Fib低于1.5~2.0 g/L时,推荐输注Fib或冷沉淀(1C)。

▲  推荐输注的首剂量为Fib 3~4 g或冷沉淀2~3 U/10kg(2C)。

▲  推荐根据TEG参数K值及α角决定是否继续输注,紧急情况下,应使Fib浓度至少达1.0 g/L(1C)。

 

回收式自体输血

 

▲  对于严重创伤腹腔内出血者,如外伤性肝脾破裂,或手术过程中失血较多者,推荐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1C)。

▲  对于开放性创伤超过4 h,或非开放性创伤在体腔内积聚超过6 h的积血,有溶血及污染危险,不能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1C)。

▲  对于合并全身情况不良,如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可能混有癌细胞的严重创伤患者,不能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1C)。

 

4.  止血药物

 

抗纤溶药物

 

▲  对于创伤出血的患者,考虑尽早使用抗纤溶药物(2C)。

▲  推荐监测所有大出血患者的纤溶功能,对于明确存在纤溶亢进的患者应给予抗纤溶药物(1B)。

▲  氨甲环酸可以有效降低创伤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推荐尽早(伤后3 h内)使用氨甲环酸(1A),但如果延迟使用,其疗效将下降,甚至有害无益(增加因失血致死的风险)。

▲  推荐氨甲环酸的首剂量为1 g,10 min内静脉滴注完,随后以120mg/h泵注,维持8 h(1A)。6-氨基己酸的首剂量为100~150 mg/kg,随后1.5 ml·kg-1·min-1(2C)。推荐根据TEG参数指导抗纤溶治疗(1C)。一旦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应停止使用抗纤溶药物(2C)。

▲  抑肽酶副作用明显,不推荐使用(1C。

 

重组活化Ⅶ因子(rFVIIa)

 

▲  对于钝性伤患者,如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出血,并积极使用血液成分及抗纤溶药物,Hct>0.24,血小板>50×109/L,Fib>1.5~2.0 g/L,重度酸中毒、严重低体温、低钙血症已经纠正后,仍然持续存在的顽固性出血,推荐考虑使用rFⅦa,推荐剂量为90 μg/kg;没有明确指征者不推荐使用rFVIIa(2C)。

▲  对于穿透伤患者,rFⅦa作用有限。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  对于需要紧急逆转抗华法林治疗的创伤患者推荐使用PCC(1B);当使用PCC无法止血时,推荐使用FFP(1B)。

 

不推荐对创伤出血的患者常规使用去氨加压素(2C):如果曾经使用乙酰水杨酸等血小板抑制药物,可以考虑采用去氨加压素治疗顽固性的微血管性出血(2C)。


不推荐使用抗凝血酶浓缩物治疗创伤性出血(1C)。

 

5.  紧急输血

 

▲  紧急同型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时,输血科接到紧急配血样本后,应立即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15~30 min内提供第一袋(2U)同型相合性的红细胞。

 

▲  紧急非同型输血:特别紧急情况下,可遵循配合性(相容性)输血原则,暂时选用ABO和RhD血型相容的非同型血液,以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具体原则如下:

 

(1)对于RhD阴性的男性患者或无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若一时无法提供RhD阴性的血液,且没有检测到抗-D,可输注ABO同型或相容性RhD阳性的红细胞。

(2)对于RhD阴性且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包括未成年女性),原则上先考虑ABO同型或相容性RhD阴性的红细胞;若一时无法提供RhD阴性的血液,且没有检测到抗-D,可先输注ABO同型或相容性RhD阳性的红细胞进行抢救。

(3)对于不立即输血就会危及生命的RhD阴性患者,即使检测到抗-D,也应先输注RhD阳性血进行抢救。输注RhD阳性红细胞≤2 U者,应输注后72 h内肌肉注射RhD免疫球蛋白;输注RhD阳性红细胞>2 U者,应争取在72 h内使用RhD阴性红细胞进行血液置换,之后肌肉注射RhD免疫球蛋白对抗残留的RhD阳性红细胞。

(4)对于所有RhD阴性患者需要输注血浆、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时,可按ABO同型或相容性输注,RhD血型可忽略。

(5)所有非同型输血须征得患者和(或)其家属的签名同意,还需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注明将来再次输血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报医疗科备案。

 

6.  大量输血方案(MPT)

 

对于严重创伤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需要紧急启动MTP。



为四川阿坝州祈福!为灾区人民祈福!


小编呼吁:拯救生命,迫在眉睫。或许素不相识,或许相隔慎远,但我们拥有共同的对生命的渴望。在这个争分夺秒、万分危急的时刻,坚信每一滴血都能让生命重现活力!


参考文献:


1.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 中国输血杂志,2014,01

2.严重创伤输血专家共识.中华创伤杂志2013,29(8)

3.大量输血指导方案(推荐稿).中国输血杂志2012,25(7)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