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41次
作者: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黄文盛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前几年碰到怀疑神经梅毒的患者,虽然查了梅毒血清学抗体、脑脊液检查,但具体如何诊断还是感到有些懵懂。这几天刚好看到这方面的文献及病例报道,因此把梅毒及神经梅毒的诊断,主要是梅毒相关抗体的诊断作用理一理。
常用的梅毒相关抗体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
一类是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在梅毒的潜伏期即可产生(约感染后2后),常用的是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测定法)、FTA-ABS(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常用作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确证试验;
另一类抗体是非特异性抗体,是针对梅毒螺旋体损害患者组织后释放出的物质(类脂质)而产生的抗体,相应的检测试验称为非特异性试验,常用的有RPR(
我能吐槽一下这些抗体的中文名字我永远记不住吗?我还是只认识这几个英文缩写就好了。
梅毒的血清学检验
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抗体阳性提示梅毒感染。特异性抗体出现后,不管感染多久,不管是否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抗体可以终身阳性。所以特异性抗体不能区分是近期或远期感染,也无法辨别是否经过治疗。
这些抗体虽然特异性高,但依然有假阳性可能。假阳性
非特异性抗体
非特异性抗体可以反映梅毒感染的活动性,随着时间迁移其滴度会逐渐下降。如果经过成功治疗,其抗体也可以下降甚至转阴。有些患者即使经过正规治疗,其抗体滴度依然持续存在,称为“血清固定”。
系统性感染例如
这两种抗体阳性率随时间变化参见下面的图跟表格。要注意,梅毒感染很早期两种抗体可能都为阴性,注意避免漏诊。
(注:TRUST、TPPA三期敏感性数据资料不全)
梅毒血清学检验结果判读:千言万语不如一个表。
以前怀疑梅毒感染的患者,都是先检测非特异性抗体作为初筛,如果阳性,再检测特异性抗体作为确证试验。但是非特异性抗体在感染晚期敏感性差,所以有些实验室将顺序调换,即利用自动化的TP-EIA(EI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特异性抗体作为筛查。
如果TP-EIA阴性,考虑非梅毒感染(但是不能排除近期梅毒感染,如果患者有高危性行为,得复查)。如果阳性,再检测非特异性抗体进一步确认。
神经梅毒的诊断
对于怀疑神经梅毒的患者,如果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得进一步完善腰穿检查。
➤ 1. 脑脊液VDRL抗体特异性很高而敏感性低,脑脊液VDRL阳性(排除血液污染),就可以考虑诊断神经梅毒(即使无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
➤ 2. 脑脊液FTA-ABS敏感性很高而特异性低,如果脑脊液VDRL与FTA-ABS均为阴性,神经梅毒的可能性很低(当然得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蛋白来考虑)。
➤ 3. 如果脑脊液VDRL阴性,FTA-ABS阳性同时脑脊液有异常(对于非
➤ 4. 对于没有条件做VDRL和FTA-ABS的,可考虑用TPPA和RPR/TRUST代替(个人理解,这几个抗体没有VDRL特异性那么高,可以按照FTA-ABS的标准来考虑)。
为什么在脑脊液中,非特异性抗体VDRL比特异性抗体FTA-ABS的特异性更高,跟血清相反,这个没搞懂,欢迎知道的老师指点!
神经梅毒的诊断或排除没有绝对的标准。Neurology Clinical Practice的一篇文献里(参考文献1),作者的观点是如果最终无法排除神经梅毒,建议驱梅治疗。
参考文献
1. Henao-Martínez A F, Johnson S C. Diagnostic tests for syphilis: New tests and new algorithms[J]. Neurology Clinical Practice, 2014, 4(2):114.
2. Yost M D, Greenlund L S. 62-Year-Old Man With Back Pain and Lower Extremity Weakness[J].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7, 92(5):805-809.
Workowski K A, Bolan G A.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5[J]. Mmwr.recommendations & Reports Morbidity & 3. Mortality Weekly Report.recommendations & Reports, 2015, 64(RR-03):1.
4. Seña A C, White B L, Sparling P F. Novel Treponema pallidum serologic tests: a paradigm shift in syphilis scree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1(6):700.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梅毒、
6. 陈刚. 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2):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