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0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导读:
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寻找卒中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卒中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40岁至60岁的卒中发生率上升速度已经超过了老年群体,并且初步证据表明,对发病率的上升做出主要贡献的并非
许多人认为,年轻患者经典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是卒中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诚然,我们都知道
幸运的是,目前的主流治疗方案——溶栓和取栓,对于年轻人而言疗效良好,不过相比之下,预防显然是更重要的。卒中的发生需要一系列事件,包括急性事件和慢性事件,在共同的作用下引发缺血。人们对于卒中机制的理解仍然不够清楚,对于颈动脉夹层患者,动脉到动脉栓塞这种机制显而易见,但在多数患者中,人们无法找出具体的发病原因。
此外,类似于夹层这种明显的卒中原因也可能与另一种原因同时引发卒中,例如卵圆孔未闭或偏头痛。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一旦我们发现了一种导致卒中的病因,便不会继续去寻找另一种病因,因此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可能并未得到充分的评价。
偏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中之一,一项病例系列研究提出了颈动脉夹层与偏头痛之间的统计学关联,这种关联已经超出了巧合的范畴,然而偏头痛和夹层之间的关系尚未在大型注册研究中得到确认。近日,来自意大利的学者通过一项大型注册研究证实了二者的关系,研究发表于JAMA神经病学子刊。
偏头痛与颈动脉夹层:相关性反思
该研究名为意大利青年卒中项目(IPSYS),是最大的年轻卒中患者注册管理机构之一。意大利卒中中心网络登记的患者年龄为18岁至45岁,研究者对患者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收集与分析,包括对多个卒中病因进行了彻底和全面的评估。
该登记共纳入了2485例患者,但其中只有334例发生了颈动脉夹层。虽然传统的危险因素(例如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调整混杂因素后,无先兆偏头痛与夹层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比值比[OR] = 1.74;95%CI,1.30 - 2.33);而有先兆偏头痛与夹层之间并无关联(比值比[OR] = 0.80;95%CI,0.49 - 1.29)。这种关联并非由于卵圆孔未闭或任何其他混杂变量导致,虽然卵圆孔未闭在偏头痛患者中更为多见。
该研究的作者推测,无先兆偏头痛和夹层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倾向,并列出了可能与偏头痛和夹层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报告。然而,对于可疑的基因型,其与任何特定的表型之间的因果关系仍然有待建立。基于推测,人们可能会将遗传学结果与结缔组织异常、内皮功能和其他潜在机制建立起关联,但在没有经过彻底的审查之前,不明确地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发现的异常与血管结构关联在一起,并不是精准医学应当做的。
不过,IPSYS研究的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推测,而是在于这种相关性的强度:该研究的人口基数是很大的,并且结果也是很切实的。研究人员在每一名年轻患者中努力筛查多种卒中的病因,并认真地记录了观察结果。比起没有偏头痛和夹层的患者,针对有偏头痛和夹层的患者的研究需要的工作更为严格,同时在没有任何背景的前提下寻找共同的生物机制。
不仅如此,无先兆偏头痛和夹层之间的关系还带来了一种机会。未来的研究不仅应该集中在确认这个发现上,同时还应对生化和组织学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近日,人们对于神经血管单元的理解,特别是在缺血和再灌注的条件下,引导着我们从传统的重点——血栓栓塞上移开了视线。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遗传缺陷将改变神经血管单位的反应,从而触发偏头痛并使患者容易发生血管夹层。
强有力的临床观察结果,如IPSYS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疾病的机制,包括如何、为什么、何时会发生
医脉通编译自:Patrick D. Lyden. Migraine and the Risk of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in the IPSYS Registry: Are They Related?[J]. JAMA Neurology Published online March 6,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