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8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43次
第50届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2014)年会上的一项口头报告研究称,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队列研究中,血清碳酸氢盐水平与肾脏或心血管终点事件无独立相关性。
“慢性肾脏疾病常伴有多种结局及并发症,”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肾脏中心的内分泌/肾病博士Elise Schutte在报告中指出:“以血清碳酸氢盐水平低为特点的代谢性酸中毒就是其中一种并发症。由此可见,代谢性酸中毒会进一步引发多重并发症,包括肌肉消耗、骨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白蛋白合成下降以及肾功能恶化。最终导致患者陷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中。”
Schutte博士及其同事对2628例2型糖尿病伴肾病患者(其中男性占60%,平均年龄60岁)进行评估,研究血清碳酸盐水平是否与肾脏及心血管重点和死亡率相关。所有患者均有基线血清碳酸氢盐水平数值记录,根据血清碳酸盐水平将患者进行四分位分组(<21 mEq/L, n=602;22-23 mEq/L, n=497;24-26 mEq/L, n=841;以及>27 mEq/L, n=688)。终点事件包括终末期肾病,致命性及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以及死亡。
总体来说,血清碳酸氢盐水平与年龄(P<0.05)、利尿剂使用情况(P<0.05),总胆固醇(P<0.05)、血钾(P<0.05)、血氯(P<0.05)和肾小球滤过率(P<0.001)等指标存在相关性。约有36%的患者在随访期间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有28%的患者出现终末期肾病或伴有血清肌酐值翻倍的复合观察终点,还有17%的患者出现过一次心血管事件。
进一步分析发现,血清碳酸氢盐与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性(HR=0.91; 95% CI, 0.9-0.93),也与终末期肾病及血清肌酐值翻倍这一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呈负相关性(HR=0.94; 95% CI, 0.92-0.96)),但校正eGFR后统计意义均消失。在两个低分位的组中也观察到类似结果,在校正eGFR后统计意义同样消失。
血清碳酸氢盐水平与心血管预后之间不存在明确相关性。
“总而言之,该研究结果显示,在2型糖尿病及肾病患者中,血清碳酸氢盐水平并不是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Schutte博士总结道:“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否从补充碳酸氢盐中获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证实。”
研究摘要原文和现场视频:Associations of serum bicarbonate with renal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Oral Presentation #8. Abstract #8. Presented at: 50th EASD Annual Meeting; Sept. 16-19, 2014; Vienna.
更多精彩见>>2014第50届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2014)年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