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刘国仗:微血管病与抗栓治疗

2012-07-19 00:00:00来源:医脉通阅读:26次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血栓形成造成的器官受损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特点为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7月13日,在第八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上北京阜外医院刘国仗教授就微血管病及其抗栓治疗做了精彩报告。
刘国仗
刘国仗教授
 
        1、微血管病的发病机理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广义上包括:血小板增多疾病(血栓性血小板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伴红血球增多症)血栓性血小板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伴红血球增多症为造血干细胞增殖异常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其出血长继发于血小板功能缺陷、5-HT含量不足、黏附功能下降、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等所致的血栓形成。

        微血管病的发病与血小板激活明显相关

        C3水平减少、H因子生物利用活性降低、vWF裂解酶活性异常及vWF基因突变等先天诱发条件和病毒、细菌/内毒素、抗体及诶免疫复合物及药物等后天因素引起的血管损伤,造成血栓形成,进而引起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血小板活化后系列级联反应是导致炎症及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

血小板活化
图1 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2、微血管病的心脑损害

       1)神经系统

       卒中发生的层次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脑细胞缺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头疼、眩晕、末梢神经炎、记忆力衰退、老年性痴呆、甚至引起卒中和偏瘫等。

       2)心血管系统

       微血管障碍会导致胸闷、心慌、心律紊乱,引起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症。
 
 微血管病对心功能的影响
图2 微血管病对心功能的影响
 
       3、微血管病的防治

       1)微血管病重在防治

       同心血管疾病一样,从干预危险因素入手,以一级预防为主,二级预防并重。清除危险因素,防治血栓形成。
       
微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图3 
微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CVD病变是AS基础上血栓形成与微血管病血栓形成相似且两者的危险因素相同、因此CVD一级预防指南推荐也可适用于微血管疾病。

       4、微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1)综合治疗

      微血管病需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策略。

       综合治疗:保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贫血、控制高血压,应用血小板解聚剂、ACEI、ARB等药物治疗,严重者应及时进行透析、血浆置换或激素治疗。综合治疗中阿司匹林显示有效,但有待进一步循证医学证实。为多种不同病因患者尽可能针对病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
   图4    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

       2)指南推荐
  
       阿司匹林是指南唯一推荐用于一级预防的药物,2011新指南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全面肯定。

       2011ADA指南:对已10年CVD风险>10%且无既往血管性疾病史的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卡率使用小剂量(75-162mg/d)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策略。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伴糖尿病、CVD高风险着,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一级预防。

       中国心血管预防指南:血压控制在150/90mm Hg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一级预防。1)年龄大于50岁;2)具有靶器官损害;3)2型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同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更多阅读
       
第八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现场报道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