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6 14:56:55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引言:2023年9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发布首部《全球高血压报告(Global report on hypertension)》,主题为“与无声杀手的竞赛”。报告详述了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并就如何战胜这一无声杀手提出建议。
放眼全球:高血压影响三分之一成年人,半数患者尚不知晓,约八成未达标
《报告》显示,高血压影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全球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人数,在过去30多年间翻了一番,从1990年的6.5亿增至2019年的13亿。然而,30~79岁高血压患者中,只有54%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42%接受高血压治疗,21%得到控制。换言之,近半数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的患病情况,约八成患者未能获得充分治疗。
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唯一方法。所有成年人都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果感觉存在患病风险,请尽早就医。高血压会导致卒中、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肾脏损伤和许多其他健康问题。收缩压过高每年可导致全球超过1000万人死亡,超过其他健康风险所造成的死亡。但如果各国能够共同努力,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至 50%,则2023~2050年20间,可以避免7600 万人死亡。
聚焦中国: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治疗达标率仅为16%!
《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30-79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2.567亿,总体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2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约为30%,女性约为24%。高血压诊断率为52%,治疗率为39%,治疗达标率仅为16%。
图1 中国高血压总体患病率
图2 中国高血压诊疗现状(2019年)
理论最低风险水平:收缩压115~120 mmHg
《报告》指出,有队列研究表明,从血压115/75 mmHg开始,收缩压每升高20 mmHg,35~69岁居民因心脏病或卒中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一倍。
因此,理论上大多数患者的收缩压应该低至115~120 mmHg,如果世界上所有成年人都达到了这一水平,那么2019年全球约有1080万人的死亡人数可以避免,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9%。不过,《报告》同样强调这只是理论上的最低风险水平,考虑到临床实践,当前推荐的血压目标仍然是<140/90 mmHg。
糖尿病患者收缩压≥130~139 mmHg,也应该考虑降压治疗
《报告》强调高血压预防、早期发现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卫生保健中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之一,各国应将其纳入卫生服务包并给予优先考虑。据估计,改善高血压治疗,每投入1元,可节省18元。
如果一天两次测血压≥160/100 mmHg,则应当天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如果血压在140~159 mmHg/90~99 mmHg之间,则应在随访中(通常是在第一组测量后1~4周)确认高血压的诊断。
一般来说,如果在两次就诊时血压≥140/90 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指南建议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无心血管疾病但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或被认为具有高心血管风险的人,如果收缩压≥130~139 mmHg,也应该考虑降压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指出,虽然高龄、遗传因素、污染、极冷的气温和高海拔等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主要原因,如高钠低钾的饮食习惯、超重和
为此,世卫组织高血压指南强调改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所有新诊断患者戒烟、限制饮酒、健康饮食和充足的身体活动。
降低人群血压的饮食包括低钠饮食和富含钾的食物。报告引用了中国的研究,指出低钠高钾代用盐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预防卒中。
但报告也指出,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降压效果有限,收缩压仅降低 1.3 mmHg,舒张压降低 0.5 mmHg。
对于饮酒,报告指出,尽管喝酒后血压降低,但几小时后血压则会反弹。长期饮酒也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即使少量饮酒。
烟和二手烟主要通过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而明显升高血压。无烟烟草可能也会急剧升高血压。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最有效的生活方式措施,对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益处。对于已经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应建议改善饮食、体力活动和其他危险因素,但不应延迟使用药物。
报告指出,尽管通过改变饮食和运动可降低血压,几乎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未得到控制,必须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可被视为降压药物的辅助治疗,这对所有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文献下载:https://iris.who.int/bitstream/handle/10665/372896/9789240081062-eng.pdf?sequence=1
参考资料:WHO. Global report on hypertension: The race against a silent ki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