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20:00:00来源:World Psychiatry. 2023 Oct;22(3):433-448. doi: 10.1002/wps.21147. 医脉通编译阅读:28次
导读 本项纳入超过两千万人的meta分析显示,精神障碍患者子女罹患与父母相同或不同精神障碍的相对及绝对风险普遍显著升高,详见正文表格。
未来需进一步开展研究,探索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子女的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这一群体罹患各种精神障碍的风险,并在不加剧宿命论或污名的情况下提供这些干预措施。
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罹患精神障碍的总体风险升高,可能也包括父母所患疾病之外的其他精神障碍,即“跨诊断风险”(transdiagnostic risk)。探讨上述课题的研究数量很多,但信息往往不全面或结果存在冲突。
研究简介
一项近期发表于World Psychiatry(影响因子 73.3)的meta分析中,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Rudolf Uher及其合作者遵循2020版PRISMA声明,系统检索了截至2022年9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十大类DSM/ICD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罹患同类或其他精神障碍的相对及绝对风险进行了评估。
研究涉及的十大类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双相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破坏性障碍(如,对立违抗障碍和品行障碍)、强迫障碍、进食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入组研究中父母及子女的精神障碍均必须满足DSM/ICD诊断标准,并经过诊断性晤谈或标准临床评估确认;仅基于自评问卷结果的研究被排除在外。
研究最终纳入211项独立研究,涉及3,172,115名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及20,428,575名对照,其中86项研究提供了有关风险的具体数据。精神障碍患者子女罹患各类精神障碍的相对风险总结如表1,绝对风险总结如表2;相关证据<3项、置信度较低的结果使用斜体表示;除括号外的数值外,95%CI的下限及宽度同样需要参考。
表1 精神障碍患者子女罹患各类精神障碍的相对风险(RR, 95%CI)
表2 精神障碍患者子女罹患各类精神障碍的终生绝对风险(%, 95%CI)
研究者同时基于Kaplan-Meier生存曲线等得到了其他一系列发现,如子女随年龄增加的累积患病概率,以及某些精神障碍遗传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医药专业人士可查看原始文献,见文末文献索引(开源)。
结论
本项大规模meta分析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子女罹患与父母相同或不同精神障碍的相对及绝对风险普遍显著升高。例如,焦虑障碍、双相障碍、抑郁障碍患者的子女中,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较高。上述结果再次强调,这一人群应视为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对象。
之所以需要探索并确认高危人群,其原因在于,精神障碍的某些干预手段在针对所有人开展时是无效的。例如有证据显示,基于学校的、旨在预防抑郁焦虑障碍的干预手段不仅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一些青少年造成了伤害。然而,针对具有特定风险的年轻人开展此类措施,则可以产生有益的效果。
未来迫切需要开展研究,探索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子女的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这一群体罹患各种精神障碍的风险,并在不加剧宿命论或污名的情况下提供这些干预措施。
文献索引:Uher R, Pavlova B, Radua J, et al. Transdiagnostic risk of mental disorders in offspring of affected parents: a meta-analysis of family high-risk and registry studies. World Psychiatry. 2023 Oct;22(3):433-448. doi: 10.1002/wps.2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