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2 20:26:00来源: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 2023)医脉通阅读:35次
前言 2023年10月20~24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 2023)于西班牙马德里召开。ESMO年会是全球久负盛名的肿瘤领域盛会,大会涵盖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以及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将为临床实践、多学科讨论等提供广阔、卓越的学术平台。
免疫治疗的发展向来牵动着无数临床医师和肿瘤患者的心弦,在本届大会的研究性免疫疗法专场,一项I期剂量递增试验探索了ENPP1抑制剂RBS2418单独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难治性实体瘤中的应用,医脉通编辑将研究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研究背景
ENPP1是核苷酸焦磷酸酶和磷酸二酯酶(NPP)中的一员,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水解人cGAMP的酶,其过表达与癌症的预后不良相关。抑制ENPP1可保护cGAMP和ATP免遭水解,降低肿瘤微环境中的腺苷水平,激活抗原呈递细胞并增加T细胞浸润,从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RBS2418是一种首创的口服ENPP1抑制剂,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该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目前正在进行针对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I期剂量递增(3+3设计)试验,纳入标准为既往所有标准治疗均失败的实体瘤患者。研究中使用的RBS2418剂量为100 mg、200 mg、400 mg 和 800 mg BID,单用或与帕博利珠单抗(200 mg IV q3w)联用。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者收集了治疗过程中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样本,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和 TCR/RNA-seq 分析等手段确定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等指标,试验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19例患者,其中结直肠癌5例,肉瘤2例,胰腺癌2例,非小细胞肺癌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岁,患者的其他基线特征如图3所示。
图3
针对100 mg、200 mg和400 mg BID剂量组的分析显示,RBS2418的中位血浆浓度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在所有的测试时间点,所有患者血浆和肿瘤组织中的RBS2418浓度均高于导致ENPP1 90%最大抑制效应的水平。如图4所示。
图4
安全性分析显示,RBS2418±帕博利珠单抗的安全性可控且耐受性良好,未发生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事件,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不良事件具体发生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免疫组化等分析显示,肿瘤中的基线 ENPP1 和 cGAS 共表达水平与较长的RBS2418治疗相关疾病稳定时间(持续时间>180 天)相关,同时也与外周T细胞激活、肿瘤浸润T细胞数增加以及M2至M1巨噬细胞复极化相关,这与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一致。患者的免疫激活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研究结论
该剂量递增研究提示,100 mg、200 mg和400 mg的RBS2418单用或与帕博利珠单抗联用均安全可控且耐受性良好。PK曲线显示,在给药周期内RBS2418可完全抑制ENPP1的血浆水平。目前该研究仍在进行中,其初步分析显示肿瘤中的ENPP1和cGAS共表达水平与RBS2418治疗引起的免疫激活和长期疾病稳定相关,目前针对该药物开展的Ib期剂量扩展研究正在计划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