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10:50:44来源:医脉通阅读:5次
房颤(AF)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指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伴有不协调的心房电激活,导致无效的心房收缩。节律控制是指恢复并维持窦律,是改善AF患者症状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电复律是AF节律治疗的重要方案。在第34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3) 暨亚洲心脏大会(AHS 2023)上,来自山西白求恩医院李文学教授和米小龙教授带来题为“电复律在房颤早期节律控制中的价值”的精彩报告。本文整理要点内容,以飨读者!
中国AF患病率
我国AF患病率逐年上升,我国首个大规模AF专项流调数据显示,AF患病率1.8%,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估计我国有790万AF患者(图1)。
图1 我国AF患病率
AF进入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节律控制/综合管理时代
1.AF综合管理“ABC”途径
➤ A 抗凝/避免卒中:
(1)明确低风险患者:CHA2DS2-VASc 0分;
(2)提供卒中预防CHA2DS2-VASc ≥1分,评估出血风险,修正出血风险因素;
(3)选择口服抗凝药(OAC)(NOAC或维生素K拮抗剂[VKA]良好控制目标范围内时间[TTR])。
➤ B 更好的控制症状:
(1)评估症状、QoL和患者意愿选择室率控制
(2)考虑节律控制策略(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消融术)
➤ C 并发症/心血管因素管理:
(1)合并症或心血管危险因素;
(2)生活方式改变(减少肥胖、定期锻炼、减少饮酒等)。
2.ABC综合管理路径获益
相比于常规治疗,完整的ABC综合管理路径明显获益:
(1)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2)卒中/大出血/心血管死亡;
(3)首次住院的综合结果;
(4)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5)降低健康相关成本。
AF:节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
1.既往研究中节律控制未表现出优势及其原因
(1)既往未展现节律控制优势相关研究(表1):
表1 既往未展现节律控制优势的研究
(2)早期研究节律控制未获益的原因(表2):
表2 早期研究节律控制未获益的原因
2.早期节律控制改善AF患者预后——EAST-AFNET4研究
EAST-AFNET4研究纳入2789例合并危险因素的新诊断AF患者(确诊≤1年,中位诊断时间36d),26.7%持续性AF(CAF),30%无症状AF。
相比常规治疗组,早期节律控制组显著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22%,降低心血管死亡、卒中、因心衰(HF)住院、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发生风险。亚组分析显示,早期节律控制组可减少3种AF类型(首次诊断AF、阵发性AF[PAF]、CAF)的心血管并发症。
EAST-AFNET4研究事后分析比较了无症状AF患者(EHRA评分I)和有症状AF患者早期节律控制的疗效。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卒中、因HF恶化或ACS住院的复合终点。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无症状AF还是有症状AF,早期节律控制均可降低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此外,EAST-AFNET4研究亚组分析显示,在心衰合并AF患者中,相比常规治疗组,早期节律控制可显著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血管死亡、卒中或因HF恶化或ACS住院)。
3.最新研究节律控制获益的原因
(1)EAST-AFNET4与AFFIRM研究区别(表3)
表3 EAST-AFNET4与AFFIRM研究区别
(2)最新研究节律控制获益的原因分析(表4)
表4 最新研究节律控制获益的原因
4.其他节律控制改善AF患者预后的研究
➤ 来自韩国保健数据库的一项研究,纳入2011-2015年间22635例AF患者,70%诊断后一年内接受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节律控制与不良结局风险较低相关,在AF超过1年才结束治疗的患者中没有发现这种关联。
➤ RAFAS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多中心研究,纳入3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PAF患者,以2:1随机分为早期节律控制组(194人)和常规治疗组(106人)。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早期节律控制可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及CAF发生率。
节律控制地位逐步提升,进入节律管理新时代!
目前,节律控制的地位逐步提升,多项AF指南及共识建议通过节律控制,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并提倡终身节律管理。
(1)2016年ESC AF管理指南:
推荐进行节律控制,以改善AF患者症状。
(2)2020年ESC AF管理指南:
在有症状的AF患者中,推荐节律控制,以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3)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21:
①症状性AF尤其是合并HF者,早期节律控制可改善症状、生活质量和预后;
②无症状性AF患者,早期节律控制亦可改善预后。
(4)2021年第8届AFNET/EHRA共识会议:
①节律管理(AAD、AF消融、转复,如需要,行房室结治疗[药物或消融和起搏]);
②近期诊断为AF的患者,应进行节律控制;
③提倡终身节律管理。
节律治疗方案
目前,节律控制已成为AF治疗的主要策略,电复律、药物治疗、导管消融三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1)电复律: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AF患者,特别是明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与AF相关的患者,应首选电复律。
(2)药物治疗:
①药物治疗是AF治疗中不可取代的基石;
②临床实践中,应充分遵循个体化原则,深思熟虑各种AAD的应用时机、时限、剂量。
(3)导管消融术:
①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等显示出明显优势;
②受经济发展、医疗资源、认识水平等限制,远未普及。
电复律在AF早期节律控制中的价值
1.节律控制的成功率与AF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
➤ 研究表明,AF持续时间的长短是能否转复窦性心律的最重要因素,AF持续时间越长,则复律的机会越小。
➤ 对于持续时间小于7天的AF患者,单纯给予AAD可以使34%-95%的患者在24小时内转复为窦性心律。
➤ 对于已经持续7天以上的AF患者,单独应用AAD复律,可使15%-40%的患者转为窦性心律。
➤ AAD+电复律可明显提高节律控制的成功率。
2.电复律在AF早期节律治疗中疗效良好——美国单中心研究
➤ 该研究回顾分析了887例48小时内就诊的AF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同步电复律,781例患者(88%)经电复律后成功转复窦律。
➤ 主要并发症3例(0.3%),包括1例心脏转复后出现轻微脑卒中(0.1%)、1例因缺氧需要面罩吸氧(0.1%)和1例低血压需要住院至第二天(0.1%)。
➤ 741例患者(84%)在转复窦性心律后直接出院。
3.AF电复律的成功率较高
➤ 对于1月内发生AF的患者,电复律的成功率在86%-88%,但即使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仍有6%-10%的患者在28天内AF复发。
➤ 电转复的成功率约为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2.5倍。
➤ 电复律治疗可减少患者因AF住院风险。
4.同步直流电复律是转复AF的有效手段
(1)首选电复律治疗的情况:
①AF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②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伴快速心室率的AF。
(2)电复律治疗的注意事项:
①预先使用胺碘酮、伊布利特和普罗帕酮等AAD可改善电复律效果并预防AF复发;
②采用与QRS波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方式复律,以免诱发心室颤动(室颤);
③起始使用较高能量可提高有效率,且减少电击次数和缩短需要镇静的时间;
④疑有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低下者,电复律前应有预防性心室起搏的准备;
⑤如复律不成功,可通过增加复律电量、改变电极板位置等方法提高复律成功率。
5.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
在复律前后进行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中,给出的抗凝治疗方案如图2。
图2 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流程
总结
➤ AF为进展性疾病,早期节律控制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
➤ 电复律在AF早期节律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复律成功率高(86%-88%),安全性良好,但单纯电复律复发率较高。
➤ 在使用AAD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电复律成功率高,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