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听“TA”说|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肺多发转移,采用介入联合“T+A”方案治疗,获得PR!

2023-11-02 16:24:08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团队 医脉通编译阅读:12次

大血管浸润(MVI)和/或肝外转移(EHS)是肝细胞癌(HC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在BCLC C期患者中,相比体能状态(PS)1和PS2患者,MVI,EHS和MVI+EHS患者的预后更差1。随着探索的深入,临床学者发现局部联合靶免方案有潜力成为HCC伴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的有效治疗方式。本期分享的这则晚期HCC伴门静脉癌栓、肺多发转移患者,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方案)治疗,获得疾病部分缓解(PR)。本期病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崔丽医师提供,并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段峰教授进行点评。

病例简介

 

患者男,47岁

 

主诉

“发现肝占位近2周”于2023年2月入我科。

 

现病史

2023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的右下腹疼痛,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肝占位。

进一步当地医院MR:肝右叶两个异常强化灶,考虑肝细胞癌,伴门静脉右支受侵犯。

 

基线检查

 

实验室检查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肿瘤标记物:AFP 9855 ug/L

 

影像学检查

2023年2月16日,肝胆脾增强MR及胸部平扫CT:肝内多发巨块强化灶,血供丰富;门静脉右后支充盈缺损,考虑受侵犯;伴有肺多发转移

 

1.png

 

图1 肝胆脾增强MR及胸部平扫CT

 

临床诊断

 

HCC伴肺多发转移(CNLC IIIb期;BCLC C期;PS评分:0分;门静脉癌栓VP3型;Child-Pugh A级)

 

乙型肝炎

 

治疗方案

 

方案选择依据

该患者为晚期HCC伴门静脉癌栓、肺多发转移,无法手术,故决定给予局部介入联合系统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局部治疗:TACE+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BAI) 

系统治疗:“T+A”方案

 

治疗经过

 

2023-2-20

行TACE+BAI

肝动脉分支、右侧膈动脉化疗栓塞术:阿霉素10mg,洛铂10mg,雷替曲塞4mg,碘化油注射液25ml,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100-300um)1支

支气管动脉灌注:5-FU 750mg,亚叶酸钙0.3g

 

2023-2-23

行“T+A”方案

阿替利珠单抗:1200mg,贝伐珠单抗:半剂量 500mg(7.5mg/Kg)

 

2023-3-29

肝胆脾MR:肝内大部分病灶坏死明显,无明显强化;右下叶仍有富血供病灶残留(图2红色圈为门静脉右支癌栓);胸部CT:双肺多发转移灶,较前进展;AFP:24405ug/L,明显升高

 

2.png

 

图2 肝胆脾MR

 

3.png

 

图3 胸部CT

 

2023-3-30

行第二次TACE+BAI

肝动脉化疗栓塞:阿霉素20mg,洛铂20mg,雷替曲塞4mg,碘化油10ml,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100-300um)1支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5-FU 750mg,亚叶酸钙0.3g

 

2023-3-30

介入治疗后继续行“T+A”方案(每3周输1次)

 

2023-6-26

肝胆脾MR:肝内大部分病灶坏死显著;门静脉癌栓不再有血供,没有进一步进展;AFP:1600ug/L,下降

 

4.png

 

图4 肝胆脾MR

 

5.png

 

图5 胸部CT

 

2023-9-23

肝胆脾MR:肿瘤坏死比6月份更为显著,无明显活性肿瘤,门静脉癌栓无活性,肿瘤大小有所缩小,肝脏病灶考虑PR

 

6.png

 

图6 肝胆脾MR

 

7.png

 

图7 胸部CT

 

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变化

 

8.png

 

图8 甲胎蛋白变化趋势

 

安全性方面

 

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

肝功能维持良好

 

目前治疗情况

 

维持“T+A”方案治疗

 

病例总结

 

该患者被确诊为晚期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肺转移(CNLC IIIb期;BCLC C期;PS评分:0分;门静脉癌栓VP3型;Child-Pugh A级)。自2023年2月20日开始接受两次介入治疗(TACE+BAI)及抗肿瘤系统治疗(即“T+A”方案)。治疗期间,患者没有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肝功能良好;2023年3月29日AFP升高明显,治疗3个月后AFP降至1600ug/L,之后继续接受治疗。2023年9月23日,AFP降至155ug/L;复查肝胆脾MR,肿瘤坏死明显,肿瘤大小有所缩小,门静脉癌栓无活性,肝脏病灶考虑PR。目前,维持靶免治疗。

 

病例点评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HCC占75%~85%。大血管浸润(MVI)和/或肝外转移(EHS)是HC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在BCLC C期患者中,相比体能状态(PS)1和PS2患者,MVI,EHS和MVI+EHS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更高;同时,有更大、多灶/大量的肝细胞癌。整体总生存期(OS)从PS1(38.6个月),PS2(22.3个月),EHS(11.2个月),MVI(8.2个月)到MVI+EHS(3.1个月;P<0.001),不断下降1。因此,MVI/EHS晚期HCC患者的生存现状亟待改善。

 

近年来,以“T+A”方案为代表的靶免联合方案脱颖而出,为MVI/EHS晚期HCC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全球性III期、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IMbrave150研究结果表明2,接受“T+A”方案的患者中位OS达到19.2个月,中国亚群患者的中位OS达到了24.0个月,不良反应可控可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中多数患者伴有EHS和/或MVI。“T+A”方案不仅可延长晚期HCC患者的OS,同时还保证了患者高质量的生活状态(其在Child-Pugh A与Child-Pugh B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目前,“T+A”方案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HCC系统治疗的一线方案。

 

本例患者被确诊为HCC(CNLC IIIb期;BCLC C期;PS评分:0分;门静脉癌栓VP3型;Child-Pugh A级),为了使患者更好获益,采用了局部治疗联合靶免治疗(TACE联合“T+A”方案)。作用机制方面,以介入为主的局部治疗,能够迅速控制肿瘤进展,促进肿瘤抗原的表达、释放,其联合免疫+靶向的全身治疗,可使部分患者延长生存时间甚至获得治愈机会3。本例患者在经过“T+A”方案+局部介入治疗后,获得PR,同时还维持了良好的肝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靶免方案一线治疗相对二线治疗的获益更优:机制层面肿瘤微环境需要及早干预;临床证据亦显示一线使用客观缓解率更高,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后线治疗机会。

 

点评专家

 

9.png

 

病例提供者

 

10.png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