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人物专访 | 文卫平教授:人工智能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2023-11-03 15:10:16来源: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阅读:45次

会议官网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 时间:2023/11/02~11/05 地点:珠海国际会展中心 进入会议

人工智能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文卫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文卫平

人工智能(AI)是一项以数学大数据算法为基础的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新技术。现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围绕AI制定了战略计划。我国也高度重视AI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发展,2019年4月,《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医疗AI 领域第一份正式出版的系统研究报告,有利于推进医学AI和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
AI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更是连接未来医疗模式的桥梁,是医疗健康服务创新模式的核心。作为临床学科,耳鼻咽喉科与其他学科有共同之处,如将影像学检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依靠病理学诊断明确诊断、在基础医学方面探索病理生理机制、以循证医学指导患者诊治过程及预后等。同时,耳鼻咽喉科亦有其自身特点,如病变多位于腔隙内、需内镜等辅助诊断,与睡眠等新兴学科深度交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I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的作用逐渐被挖掘,我们的有识之士早已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
 

场景一:辅助疾病诊断

 

耳科:基于耳内镜图像区分急性/分泌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基于颞骨CT辅助诊断慢性中耳炎,基于MRI辅助诊断听神经瘤;鼻科:鼻细胞学自动分析技术,基于鼻窦CT区分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息肉,基于窄带成像(NBI)内镜图像的鼻咽癌智能诊断系统;咽喉头颈科:基于语音样本自动识别常见声带病变,基于喉镜白光成像和NBI实时自动识别咽喉癌,基于睡眠监测信号的OSA智能诊断系统,基于超声图像区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场景二:推进精准治疗

 

耳科:对颞骨CT图像进行分割以规划耳蜗和内耳道微创入路,在术中对中耳胆脂瘤组织进行直接判读和范围划定,自动测量患者耳蜗的大小与形态,设计“理想”的耳蜗;鼻科:鼻颅底解剖结构重建提高对狭窄手术通道的视觉空间理解,基于全载玻片建立鼻息肉表型自动分析模型,慢性鼻窦炎(CRS)组织微血管定量分析,鼻咽癌精准靶区划定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分割;咽喉头颈科:对药物诱导睡眠内镜视频进行自动评分,指导头颈部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活检。
 

场景三:风险预测与预后分析

 

耳科:预测噪声性和遗传学听力损失,预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感感知的转归;鼻科:CRS嗅觉障碍预测,基于鼻息肉组织常规HE染色玻片预预后,基于多参数MRI预测鼻咽癌进展风险;咽喉头颈科:预测喉鳞癌术后早期复发率,预测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率,口咽癌生存风险预测,头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评估,早期识别颈深部感染患者早期需气道管理。
 

场景四:助力健康管理

 

用手机App收集、随访和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信息,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在云平台,减少人工登记的不准确和易遗漏;ChatGPT有望成为临床实践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帮助耳鼻喉医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 
尽管医学AI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未来AI将广泛地参与医疗工作,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医务人员的劳动,显著地提高医疗和资源分配效率。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来说,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极其必要:1. 拥抱新技术:学习如何充分利用AI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 重视独立思考:医学领域有太多未知,没有绝对的“智能”,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判断;3. 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未来一定是人类和机器共存、协作完成各类工作的时代,保持强大的学习能力,快速理解和接受新事物;4.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成为有临床意义的AI技术的关键协调者,引导AI科学家解决现实的临床问题,最终使患者受益。
医疗AI产业兴起在即,我国AI临床研究初见端倪,新时代赋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可遇不可失的历史机缘。对于中国的耳鼻咽喉科医师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在国家AI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的背景下,抓住发展机遇,抢占医学AI的技术制高点,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是学科实现新的技术革命、迎接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挑战。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