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3 15:12:20来源: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阅读:35次
内镜下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王德辉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王德辉
在过去20年中,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EEA)的引入使得颅底手术经历了显著变化,传统开放颅底手术向微创和减少风险、并发症的方向发展。但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颈内动脉(ICA)总是颅底手术的一个巨大风险。对ICA的处理往往决定了手术范围,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最后的手术效果。在鼻内窥镜颅底手术中,遇到ICA并非罕见事件,甚至可以说极为常见。在传统的鼻内镜鼻窦手术中ICA损伤的发生率较低(<1%),传统颅底手术中ICA意外损伤的发生率为3%~8%,EEAs需要广泛地暴露和更广泛地切除时,ICA损伤发生率可高达4%~9%。因此,处理好可能出现的ICA损伤至关重要。
对于ICA损伤而言,预防是最佳策略。手术前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危险因素、制定血管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案对降低ICA损伤的风险十分重要。ICA损伤的风险因素包括解剖学风险、疾病相关因素风险、技能和设备相关风险等。解剖学上的风险包括ICA表面骨质非常薄或无骨质;ICAs海绵状段之间的平均距离过小(<4 mm);肿瘤会导致ICA移位等。疾病相关因素风险包括肿瘤与ICA密切接触;血管与肿瘤粘连;有手术史或放疗史;恶性肿瘤可能破坏ICA壁等。技能和设备相关风险包括术者经验不足;各种手动和电动仪器,包括咬骨钳、钻头、切割器、超声刀、低温等离子、电灼使用不当;设备不足。
鼻内镜颅底手术应由多学科合作,由鼻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和麻醉科医生组成核心团队,对于ICA损伤高危患者,团队应包括神经介入放射学家或血管神经外科医生。影像检查是最有价值的诊断工具,包括CT、MRI、CTA、MRA、DSA可提供肿瘤与ICA等血管结构的详细评估。高危病例应进行ICA的球囊试验闭塞试验(BTO),评估侧支侧循环情况,从而评估万一出现ICA损伤时,牺牲ICA的潜在风险。
ICA损伤的处理需要手术相关人员积极参与。麻醉师的作用十分重要,在高危患者中,谨慎的做法是插入两个大的静脉导管,用于快速输液。同时插入动脉导管,用于直接监测动脉血压。与介入放射科医生协商一致,可考虑对ICA损伤风险极高的患者,手术前预置股动脉插管,方便手术中ICA的临时阻断,有利于止血。导航、多普勒导航系统有助于手术中确定ICA的位置。
手术应充分暴露目标区域,以利于控制出血,在危险区域,熟练地锐性分离和小心地处理组织是绝对必要的,应尽量减少对血管结构的暴力牵拉。出血程度与损伤程度成正比。一旦确认ICA已受伤,最重要的是外科医生专注、冷静、有效地控制出血,麻醉医生启动液体和血液补充,在保持足够脑灌注的同时,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
出血控制应采用双鼻孔/四手技术,将内窥镜插入血流较少的鼻孔,使用两个大口径的吸引管对着受伤的ICA,让吸头直接悬停在受伤部位。如果损伤部位清晰可见,可以用吸引器头或纱条施加压力止血。在直接可见的情况下施加最少的压力来控制出血,避免盲目填塞。在受伤的颈动脉上应用挤压的肌肉贴片可以有效止血,保持肌肉贴片在ICA上直接接触,止血夹(如动脉瘤夹)或缝合都是有效的,但损伤段ICA必须完全暴露,实际操作十分困难。
在术中控制出血后,患者需要立即进行血管造影。可行的情况下,建议进行BTO,以更好地评估对侧循环,并且在ICA被阻断时评估卒中风险。最终的治疗方案应尽可能保持ICA通畅,治疗方法包括充分肌肉片压迫止血后长期观察、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栓塞牺牲血管、外科搭桥手术。当ICA损伤较小时(<1 mm),成功压迫止血后可以长期观察,及早发现并处理假性动脉瘤。对于较大的损伤(>2 mm),应该积极采取血管内的治疗,带膜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但在某些情况下,如ICA严重扭结、损伤和血管狭窄时,无法放入支架。如果无法实现支架植入,则应在患者耐受BTO的情况下进行ICA栓塞。否则,需要先进行颈外动脉-ICA搭桥,然后进行ICA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