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头颈外科学组、听力与眩晕学组、鼻科及鼻颅底外科学组工作总结及计划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

2023-11-03 15:16:56来源: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阅读:181次

会议官网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 时间:2023/11/02~11/05 地点:珠海国际会展中心 进入会议

头颈外科学组工作总结及计划

头颈学组

刘绍严

2023年,新一届头颈学组成立,将继续以党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为目标,立足学会,承接上一届学组的各项工作,并开展新的工作。新的学组工作将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即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头颈肿瘤治疗效果。

工作要点主要包括3部分。(1)大力推广规范化诊疗,让患者获得基于循证医学的最佳治疗方案;(2)重视多学科诊疗(MDT),联合治疗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3)开展临床研究,获得基于临床实践的结果,以推动新技术临床应用,造福患者。

头颈肿瘤规范化诊疗仍然需要大力推广。头颈肿瘤患者数量相对较少,大型区域性诊疗中心接诊量较大,规范化诊疗执行较好。而地方医院接诊病例数量比较有限,开诊规范化诊疗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头颈肿瘤的诊疗进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患者继续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计划通过举办多个层面的学术会议、专家下基层宣讲、医联体和对口帮扶打通分级诊疗上下游等形式继续推广规范化诊疗。除了全国头颈外科学术年会外,我们还计划举办一系列地方学术会议和地方论坛,尽量增加区域覆盖面。

MDT能够为头颈肿瘤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最佳诊疗方案,利于患者获得最佳治疗结果。头颈肿瘤MDT的核心团队一般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诊断、病理科组成。MDT要求参与人员相对固定,举办时间固定,目前能够实际执行的中心不多。我们计划邀请MDT执行较好的团队,举办示教形式的论坛或沙龙,线下结合线上,展示优秀MDT病例,同时由参会代表共同参与讨论,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示范作用,争取为地方培育MDT团队。同时上下沟通,开展在线MDT讨论,尽量在初期帮助地方MDT团队开展工作。

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进展已应用到头颈肿瘤,取得不错的效果。针对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系统性治疗的选择更多,疗效也有所提升。目前国内外均开始尝试将新药应用到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场景下。初步结果显示,跟既往的化学治疗新辅助相比较,新的新辅助方案有效率更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探索。仍需尽快开展二期、三期临床研究来获得可靠数据,以证据说话。这一届学组将大力支持开展临床研究、多中心研究,以尽快解决现有问题、推广新技术应用,最终使头颈肿瘤患者获益。

听力与眩晕学组工作总结及计划

听力与眩晕学组

余力生

在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第十三届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新的听力学组成立。余力生教授任组长。时海波、赵宇、冀飞、刘玉和教授任副组长。秘书长为舒易来教授;副秘书长为张甦琳和马鑫教授。学组成员共41人,基本上含括了全国各地区耳内科的精英。

 

近1年的工作成果

1. 2023年10月26-28日,在重庆召开了全国听力与平衡会议。内容丰富,包括著名专家的专场报告、晨教、病例报告及讨论、大会发言;围绕热点话题的圆桌讨论等。还为后起之秀设立了青年专场,扶持后备力量的发展。并且设立了西南专场以及听力学教育专场。还为中国听力师职业化这个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学术气氛浓厚,讨论热烈。

2积极参与了听力眩晕方面的指南及专家共识的制订。目前正在进行的有:《突发性聋新指南》的修订;《慢性主观性耳鸣专家共识》;VEMP、vHIT专家共识等。并准备设计多项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引领学术发展。

3政协委员王秋菊教授、郭玉芬教授针对目前国内听力师需求量很大,但是其职业发展受到限制的问题,准备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提案。

4国际耳内科主席,解放军总医院的王秋菊教授牵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上海六院、华中科技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参与申请的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中国难治性内耳疾病创新诊疗体系的建立》获批,会对国内难治性内耳疾病的诊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5积极参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主办的全国多个省市地区的中华指南、专家共识解读工作,把最新的医学进展向基层医疗单位普及推广。

6主办多个听力眩晕学术会议、学习班、线上课等,有力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医学知识普及。出版专著数部。

2024年工作计划

1明年年会的时间初定为2024年7月。今后计划每年安排在不同的地区进行,东北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华北区(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河南);华东区(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华中区(江西;湖北;湖南;安徽);西北区(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华南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西南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每次会为当地设立专场,以推动当地的学术发展。

2积极推动学术研究发展。明年准备启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人工耳蜗等多项指南的修订工作。并准备启动多项临床内耳病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3积极推广各项医疗诊疗进展,通过各种会议、学习班、线上课等,努力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

鼻科及鼻颅底外科学组工作总

结及计划

鼻科及鼻颅底外科学组

朱冬冬

过去的一年对鼻科及鼻颅底外科来讲,是不平凡的一个时期。疫情的反复对学科建设和学术活动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2022年9月的贵阳鼻科会,临时改成线上会议形式,在鼻科组长王德辉教授的带领下鼻科专家及同道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学会任务。大会共收到稿件522篇、专题讲座40个、大会发言70个,还有线上手术视频大赛及精品手术荟萃等。

2023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十四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于5月18-2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共有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1286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生及护理人员注册了本次会议,参会者超过2000人。会议共有59个专题讲座(包含早间继教)、16个精品手术集萃、4场圆桌讨论、1场鼻内镜手术精讲、2场3D内镜解剖演示、66个大会发言和127张壁报展示。展示内容包括: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鼻内镜外科技术、鼻腔鼻窦肿瘤、鼻眼相关疾病、鼻颅底外科、嗅觉障碍性疾病、鼻部整形、鼻咽癌诊治等。同时在学会和学组的指导下,各地的鼻科同道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术研讨会及手术演示及尸头训练的学术活动。

过去一年中,鼻科同道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社的组织下,完成了《成人变应性指南及儿童变应性指南》的更新,英文《变应性鼻炎中国指南》。国内多个中心鼻炎及鼻颅底疾病的临床及临床基础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如张罗教授组稿了2022年和2023年ALLERY中国专刊。国内多个中心在探索鼻咽癌的手术治疗及鼻颅底肿瘤手术的治疗体系的建立方面,丰富了的临床经验和数据。鼻科学基础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自然基金数量及大课题的申报均有很大提高。

2024年的工作重点是按照学会的要求,团结全国鼻科同道,进一步在临床及临床基础研究方面,对上气道炎性疾病及鼻颅底疾病诊疗开展创新性研究,开始组织相关疾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同时开展不同地区的临床指南宣讲及临床技能培训(包括解剖训练)。在鼻炎及鼻颅底疾病诊疗中,开始组织诊疗指南的工作。积极组织国际交流及参加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学术联系。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