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17:39:50来源: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年会(AASLD 2023) 医脉通编译阅读:70次
导读 目前,各国指南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指征逐渐放宽,但针对“乙肝健康携带者”抗病毒治疗仍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是指南推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年会(AASLD 2023)将于11月10日-14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在目前公布的大会摘要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彭亮教授团队报告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初步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TAF治疗乙肝健康携带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AF治疗乙肝健康携带者: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初步结果公布
(摘要号:1442-C)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乙肝健康携带者,定义为HBV DNA阳性(HBeAg阳性者HBV DNA>20 IU/ml,HBeAg阴性者HBV DNA为20-2000 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正常,基于Fibroscan检测肝硬度值<5.8 KPa,影像学无肝硬化、肝癌、肝纤维化表现,并排除存在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将受试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以TAF治疗)和对照组(规律随访),评估TAF治疗乙肝健康携带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详细的研究方案已在BMJ Open发表(BMJ Open. 2021;11: e048410),研究方案见图1。
图1 研究流程图
研究结果
截至2023年5月15日,共纳入122例患者,其中61例HBeAg阳性患者(30例接受TAF治疗,31例未接受治疗),61例HBeAg阴性患者(29例接受TAF治疗,32例未接受治疗)。研究者对完成24周随访的受试者进行分析(HBeAg阳性TAF组20例、对照组17例,HBeAg阴性TAF组22例、对照组17例)。
在HBeAg阳性队列和HBeAg阴性队列中,TAF组和对照组的基线特征相似。各组在24周随访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ALT、肌酐、壳酶蛋白、Fibroscan均无明显变化。
在HBeAg阳性队列中,TAF组和对照组的基线HBV DNA平均水平分别为7.85和8.03 log10 IU/ml;TAF组12周及24周HBV DNA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下降4.24和5.24 log10 lU/ml,治疗24周时HBV DNA不可检测率为10%(2/20)。HBeAg阴性队列中,TAF组和对照组的基线HBV DNA平均水平分别为2.74和2.60 log10 IU/ml;TAF组24周HBV DNA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下降2.5 log10 IU/ml,HBV DNA不可检测率达82%(18/22)。随访24周时各组病毒学指标与基线相比的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随访24周时各组病毒学指标较基线的变化
研究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TAF治疗乙肝健康携带者是安全的。乙肝健康携带者接受TAF抗病毒治疗24周HBV DNA得到迅速下降,尤其是HBeAg阴性组HBV DNA不可检测率高。本研究中治疗前后HBsAg变化不大,但HBeAg阳性组较基线降低幅度优于HBeAg阴性组。HBeAg阳性患者TAF治疗24周后HBV pgRNA较基线升高,这一现象还需在后续治疗中进行观察。
彭亮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助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学术委员会成员
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首届“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首届“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解剖学会干细胞转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
肝衰竭的研究与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干细胞治疗与人工肝治疗)
慢性乙肝的遗传与蛋白机制研究与治疗研究
先后获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2)、2022年度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SCI论文40余篇,其中3篇发表于Hepatology。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省、部级各项科研基金10余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