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17:37:22来源:作者:程书权 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医脉通阅读:41次
导读
目前,虽然随着人们接受健康体检意识日趋增强,及时发现HBV感染的概率大为增加;乙肝口服的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NAs)的廉价和可及性也对接完全,加之在成年人中实行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还使得急性HBV和慢性HBV感染的发生率各减少了25%,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减少了21%~26%,肝癌的发生减少了30%,并使约27%的人避免了肝病相关死亡的发生,在乙肝的防控方面,已取得了骄人的功绩。但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一般人群中HBsAg阳性率仍然有6.1%,意味着全国约有8600万HBsAg携带者,其中大多数可能为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人群。据最新统计资料披露,目前仅约有四分之一的HBV感染者得到了治疗,其中的临床治愈率不足三分之一。可见积淀的基数和今后的任务依然十分庞大而艰巨,大多数CHB病友的治疗旅途将十分漫长。那么,若要很好地控制甚至治愈乙肝,如下这几个准备不可或缺。
一、依实而定,个性用药
目前,CHB的抗病毒治疗虽然不如丙型肝炎那样有了直接的治愈药物,在3~6个月内快速消除病毒,达到根治,但已有很好的NAs能长期地控制HBV,保持肝功能的持续稳定、肝脏炎症的停止、肝癌的发生率大幅度减少。目前可供临床应用的抗HBV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类,包括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另一类就是口服NAs,一线强效低耐药的有丙酚替诺福韦(TAF)、艾米替诺福韦(TMF)、富马酸替诺福韦(TDF)、恩替卡韦(ETV)四种。虽然均适应于抗HBV,但并非尽人皆宜。
治疗选择应以各人的检查结果和自身状况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母婴传播引起者,尤其是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CHB或年龄在30岁以上的,不管肝功能是否正常,都应抗病毒治疗。多选口服的NAs,对老年人或已出现肝硬化或肝癌者,宜选低副作用的TAF、TMF或ETV治疗。因这几种药物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和肾损伤的副作用较轻微,临床相对安全,一般不首选TDF。儿童、非生育年龄的女性患者,可选择长效干扰素联合NAs进行治疗,有进一步追求治愈的可能。但干扰素对肝纤维化明显者慎用,而肝硬化尤其失代偿期则需禁用,这些通过做肝纤四项、肝功能和彩超、肝硬度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甄别。在近1~2年内准备怀孕的女性患者也不适合适用。应用NAs应答良好者,如肝功恢复和HBV DNA阴转快、已发生HBeAg/抗-HBe转换者,无神经、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可筛选一下HBsAg定量,水平在1500 IU/ml之内的,可联合或序贯长效干扰素,1年左右疗程追求治愈。对新发现的CHB,初治若是HBeAg阴性的“小三阳”,或HBVDNA水平较低且HBsAg较低的,治疗亦可选择NAs联合长效干扰素,追求治愈。
二、谨遵医嘱,规避风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乙肝抗病毒药物概莫能外。一般而言NAs相对安全,可能仅有口干、恶心、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眩晕或失眠等副作用,极少数人会出现乳酸性酸中毒或重度脂肪肝,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及耐受性不同,副作用的程度也轻重不一。通常是轻微的一过性的不良反应,大多在持续的用药过程中可逐渐耐受。若应答很好,但服用超过1个月副作用还难以消除者,可另外换用不同厂家或剂型的同款药物,亦可在仿制和原研之间互换,无需更改品种。对少数有持续不良反应者,需停药观察或换用NAs,也可改用长效干扰素序贯治疗。告诫病友服药期间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如NAs一般都是每天1片。ETV需空腹给药,在进餐前或后2小时或晚上入睡前服用,药物吸收利用最好;TDF、TAF、TMF等需在餐中或餐后立即服用,在饱腹状态临床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而其它药物,如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等无强调服用时间者,可依照个人生活习性在空腹或餐后服用,但每天的服药时间应相对固定。
干扰素类药物一般副作用发生率很高,几乎达100%,这是令很多人闻之色变,难以接受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专业医师的解析、指导,自己阅读说明书的话,上面的一系列五花八门的不良反应,确实让人望而却步、莫敢问津。若在使用过程中未做恰当处理或规避,或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匆忙用药,一旦不良反应出现,就会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其实长效干扰素的副作用虽然常见,发生概率也比较高,但大多数人是可以耐受而逐渐适应的,比如首针注射1~2小时内会出现发热、关节酸困、乏力、头痛等流感样的不良反应,几乎在所有的用药者中发生。但它是一过性的,打第2针时大多数即不再发烧或仅有低热,其后就恢复正常了。而其伴随的流感样症状,可能持续的时间较长,但也会逐渐耐受或减轻。在用药2~4周后,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也呈一过性轻度下降,可继续用药,不做特殊处理。若下降过低或持续时间较长,则需减少剂量将180微克/支的改为90或135微克/支的中、小剂量使用,待血常规恢复后改回治疗量。必要时延长用药间隔或暂时停药,配合刺激骨髓、提升白细胞的药物对症处理。之后还可能出现失眠、精神抑郁、嗜睡等神经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这个只要事先做好预判,提前告知,令病友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比如失眠时可应用辅助催眠的药物,焦虑、抑郁时也可药物对症处理,多数人可度过这个反应期而坚持下来。中、后其还会有消瘦、脱发等,其它不良反应较为罕见。总之,应用干扰素追求治愈,需具有百折不挠、披坚执锐的拼搏精神,过关斩将,勇往前行,精诚所至,终成正果。细数成功者,何人不艰辛?只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恰当应对,都是可以顺势化解的。
在运用NAs时,要注意足量用药。不少老病友在吃药多年后,容易产生惰性或麻痹侥幸心理,有时听到一些不当的传言,如“吃药过久药物的毒性会蓄积”等,往往会偷偷地打折服药,比如把每天1片的药物减半服用,或擅自改成隔日1次,这对乙肝的抗病毒药物NAs而言,是完全不妥的,因每天1片药的用法本身已位于最恰当的抑制HBV作用和最小的副作用平衡点上,用量再低不仅起不到相应的抗病毒作用,长此以往还会引起HBV DNA反弹,甚至肝功能异常波动,导致肝脏炎症的重新出现,使病情恶化。还可能诱发持续的低病毒血症,引起病毒对这种药物的耐受,使治疗失败,甚至恶变成为癌瘤,是需要非常注意的。另一种情况是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后,往往有其它的伴随疾病或合并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方面等等,需要一起用药时,很多人恐惧药物应用的品种太多,其间会相互“打架”,引发不好的相互作用,先把NAs停下来,这也是非常欠妥的。此时每天的抗HBV药物绝对不可变更,因别的疾病用药有可能程度不同地对肝、肾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或刺激,这对肝内已有HBV存在的病友来说,如果减、停了NAs,病毒死灰复燃,势必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容易诱发药物性肝病,不仅影响到CHB本身的治疗,还对其基础疾病的控制不利,确需合用其它药物时,避开服用时间即可。也可就诊时事先咨询专科医师,会得到最有益的指导。还有病友有喝酒、油腻饮食、大量抽烟、长期熬夜等陋习,往往合并有酒精性肝、重度脂肪肝,这对HBV的控制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患CHB期间,要规避这些不良嗜好,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三、定期复查,见好才收
很多人注重服药治疗,轻视复查,这也是非常不恰当的。欲知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应用后,虽可最大限度地延缓由慢性肝炎向肝硬化或肝癌的进展,大大减少其恶化率,但并非意味着用了药就进了保险箱,服药期间因各种原因,依然有少数人出现恶化。定期复查通过治疗前后的结果比对,利于发现新的病变、评价治疗效果,并及时发现与规避有关的不良反应。药物的副作用出现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早期无相应症状时,通过相应检查就能够发现蛛丝马迹。动态观察AFP的变化,结合彩超等影像学,利于判断肝脏有否新生结节及其良恶性质,及时加以处理。
一般初治服药者,需在用药后2~4周内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病毒载量等,若病情已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些指标恢复了正常,可逐渐延长复查时间到3月1次。如果连续观察1~2年,情况依然十分稳定,无肝硬化者可延长到每半年复查1次。但随年龄的增长到60岁后,复查间隔宜相应缩短有长期酗酒、熬夜等情况者,复查时间也应酌情缩短。只有坚持定期复查,才能对健康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已经应用干扰素HBsAg消失或抗-HBs出现,达到治愈者,亦需6~12月定期复查,且终身消除上述不良嗜好,才能够保持CHB的长治久安。
小结
以上对查知自己患了CHB,准备或正在用药治疗的病友,从不同群体的个性化用药选择、遵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规避不良反应及耐药风险、用药过程中出现伴随疾病等特殊状况的正确应对、服药后的注意事项及复查方面应避免的入坑行为等,进行了着重介绍。希冀对广大病友在漫长的用药疗程中能多一些诫勉,少一些坎坷和荆棘,希冀对早日顺利达到治愈停药的完美终点,有所汲取,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