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王荣教授:解读肾性贫血新进展,探讨血红蛋白达标率提升之策

2023-11-09 16:12:00来源:医脉通阅读:36次

作为一年一度的全球肾脏病学领域盛会,2023年美国肾脏病学会肾脏周(ASN)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11月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圆满闭幕。本次盛会汇聚慢性肾脏病(CKD)、肾性贫血等领域的前沿进展,为全球肾病学者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宴。


值此契机,医脉通肾内科紧跟国际前沿、倾力打造《大咖访谈》医学项目,旨在为广大医生提供专业、前沿的医学资讯。本次访谈有幸邀请到我国肾病领域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专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王荣教授,探讨提升我国CKD患者血红蛋白(Hb)达标率的管理策略。


1.jpg

王荣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副院长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

·山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全国先进工作者



医脉通:据统计,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Hb达标率(Hb≥110g/L)仍然偏低,为进一步提升Hb达标率,您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管理有哪些建议?


王荣教授:近年来,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也十分关注透析患者的Hb水平达标问题。总体而言,透析或非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Hb达标率是逐渐提升的。然而,要实现大多数甚至所有患者的Hb水平都达到理想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我认为这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患者的机体状况,明显的容量负荷、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等都会影响患者的Hb达标。


为提升Hb达标率,我认为应该着眼于“早”,即注重早期干预。在疾病早期阶段,在未出现合并症时就关注患者的Hb水平,确保机体始终保持较为理想的状态,这样患者的治疗反应会更好。就贫血而言,影响贫血的因素包括造血原料,如铁,以及促进红细胞生成的多种药物,包括外源性EPO和HIF-PHI等。但是,当患者的机体状态不够理想,或者面临多种复杂情况,如合并失血、合并恶性肿瘤、存在明显炎症等情况时,达到理想的Hb水平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Hb水平的达标并不仅仅涉及贫血治疗药物,而需要对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系统。


总的来说,在患者的系统管理过程中,首先强调早期干预;其次,需要对患者的整体临床状况进行全面且准确的评估,然后根据存在的核心问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例如,有些患者的核心问题可能是原料不足;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微炎症,而造成微炎症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容量管理不当,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容量管理;还有的患者可能伴有明显的炎症性病变,那么控制感染就十分重要;此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患有潜在的肿瘤,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并识别与贫血相关的各种伴随疾病。总之,关注肾脏病患者这些重要的合并症,包括肾性贫血,CKD-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识别容易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各种危险因素,寻找并干预患者存在的核心问题,最终才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语


贫血是肾脏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不仅影响肾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促进肾脏病进展,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及时改善肾性贫血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肾内科医生应采用各种方法,应对CKD贫血,减少肾性贫血对患者的损害。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