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医脉月刊 | 血液肿瘤领域11月值得关注的研究进展

2023-12-04 16:04:36来源:医脉通阅读:25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血液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日新月异,为了让读者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医脉通血液科推出《医脉月刊》,精选每月血液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期小编精选7项研究,以飨读者。


中国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连续治疗模式和临床结局


Frontiers in Oncology(IF: 4.7)

PMID:37941553


背景:滤泡性淋巴瘤(FL)是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的最常见亚型。随着研究进展,R/R FL治疗领域出现众多新药,但R/R FL的最佳治疗模式仍未达到共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团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中国R/R FL患者的治疗模式及预后特征。

方法:该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002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年龄≥18岁、确诊为1-3a级FL患者的临床数据。研究的终点为总缓解率(ORR)、PFS和总生存期(OS);其他终点包括完全缓解(CR)率以及至下一线治疗的时间(TTNLT)。POD24定义为抗CD20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开始后24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

结果:该回顾性研究最终纳入了566例FL患者,544例患者接受了一线治疗。随访期间,接受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和六线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40例、146例、88例、47例和28例。确诊和一线治疗开始时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9(23-86)岁和50(23-86)岁。对于FL患者的治疗模式,免疫化疗是一线和二线治疗的主要方案。对于三线及后线治疗,治疗模式存在很大异质性。对于疗效结果,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和六线治疗的ORR逐渐下降,分别为86.6%、57.1%、48.6%、42.0%、40.4%和31.4%。一线治疗后的中位OS未达到,5年OS率为85.9%。五线治疗的中位OS下降至36.9个月(95%CI:18.0-55.7)。一线治疗的中位PFS为51.7个月(95%CI:41.2–62.2);五线治疗的中位PFS下降至4.1个月(95%CI:0.3-7.9)。

单独化疗组一线治疗的ORR为70.8%,五线时下降至17.6%,免疫化疗组一线时为88.3%,五线时下降至25.0%。在二线治疗中,免疫化疗组的ORR高于单纯化疗组(71.8%vs.41.9%,p<0.001),且5年OS率优于单纯化疗组(79.0%vs.50.3%,p=0.0021);与免疫化疗组相比,HDT/ASCT组的2年PFS率更高(66.7%vs.27.2%,p=0.0034),OS没有显著差异。在三线治疗中,免疫化疗的2年PFS率和5年OS率优于单纯化疗(2年PFS率:33.6% vs. 10.6%,p=0.0077;5年OS率:65.5% vs. 38.2%,p=0.018);CAR-T细胞疗法的PFS显著优于免疫化疗(2年PFS率:58.9% vs. 33.6%,p=0.024),该结果在第四线也可观察到(2年PFS率:64.3% vs. 13.5%,p=0.023)。

此外,133例(24.4%)患者为POD24。POD24和非POD24组的5年OS率分别为70.4%和97.2%,有显著差异(HR:9.3,95%CI:5.1-16.9,p<0.001)。在POD24患者中,二线治疗为单纯化疗组、免疫化疗组、来那度胺±其他药物组和HDT/ASCT组的ORR分别为30.8%、53.1%、53.8%和100.0%。

结论:通过仔细研究复杂的治疗模式和每个治疗线的有效性,该研究表明R/R FL患者的预后较差,尤其是POD24患者,随着患者的多次复发,其对ORR、PFS和OS等关键指标的影响不断恶化。这些结果强调了识别R/R FL患者的预测标志物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的重要性。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Frontiers in Oncology(IF: 4.7)

PMID:37909016


背景: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是一种特殊的淋巴瘤亚型。既往研究证实,炎症微环境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有研究者开发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用以预测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但SII在ENKTL中的预测价值尚未得到探索。因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邹立群教授团队评估了SII在ENKTL中的预后价值。

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7年-2021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ENKTL的患者。患者的纳入标准包括:根据WHO淋巴肿瘤分类诊断为ENKTL;年龄≥18岁;无其他恶性肿瘤证据;临床数据完整;一线治疗方案含有L-天冬酰胺酶/培门冬酶。SII最佳截止值的确定是依据ROC曲线分析的结果,随后研究者根据SII将患者分为两组:低SII评分组(SII-L)和高SII评分组(SII-H)。

结果:该研究最终纳入了382例患者,SII-L和SII-H组分别有148例和234例患者,两组的中位年龄均为44岁。所有患者(n=382)的完全缓解(CR)率和总缓解率(ORR)分别为55.8%和74.9%。SII-L组的CR率显著高于SII-H组,两组分别为67.6%和48.3%(p=0.004)。中位随访时间62.0(1.0-123.0)个月。所有患者的5年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61.4%和56.9%。SII-L组患者的OS率和PFS率显著优于SII-H组。在疾病早期(I/II)患者中,SII-L组的OS率和PFS率显著优于SII-H组;在晚期(III/IV)患者中,两组的OS率和PFS率无显著差异。根据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研究者确定ECOG体能状态评分≥2、疾病III/IV期、血浆EBV-DNA阳性以及SII-H与ENKTL患者的OS和PFS呈负相关。基于此,研究者构建了列线图用以预测ENKTL患者的OS和PFS,列线图预测3年和5年OS率与PFS率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1和0.68。

结论:该研究首次证明了SII在ENKT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对于疾病早期或低危的ENKTL患者,SII可以有效识别OS和PFS更好的患者。研究者构建了预测ENKTL患者OS和PFS的列线图,SII是ENKTL的有前景的预测指标。


额外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可以预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较差的无事件生存期


Cancer Medicine(IF: 4.0)

PMID:37584196


背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表型,约26%–39%APL患者伴有额外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目前,额外的细胞遗传学异常(ACA)在APL中的预后意义仍存在争议。为了阐明ACA在APL治疗策略中的作用,南京鼓楼医院陈兵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探索了AP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细胞遗传学特征在APL中的预后价值。

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0年1月-2022年5月新诊断的APL成人患者。患者纳入标准包括:由RT-PCR检测确定存在t(15;17)和/或PML::RARα融合基因的APL;临床信息完整,且包括染色体核型在内的随访数据完整。ACA亚组定义为除t(15;17)外,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细胞遗传学异常;非ACA亚组包括正常核型、t(15;17)为唯一染色体异常以及其他克隆异常。纳入的APL患者的治疗策略均基于ATRA+ATO方案。

结果:该研究最终纳入了171例APL患者。所有患者(n=171)中位年龄为42.0(16.0-75.0)岁。ACA亚组患者有33例(19.3%),非ACA亚组患者有138例(80.7%)。与非ACA亚组患者相比,ACA亚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较低(p=0.021),ACA亚组的危险分层显著更差(p=0.032)。对于早期事件,在诱导治疗的缓解期间,41例患者出现分化综合征(DS)。两亚组间的各早期事件发生率和达到分子学CR的时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晚期事件,7例患者出现了第二原发恶性肿瘤(SPM)。整体而言,两个亚组间晚期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中位随访时间为62.0个月,中位OS、PFS和EFS未达到。与非ACA亚组相比,ACA亚组的EFS较差(p=0.023)。多因素分析表明,ACA是E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亚组分析表明,在CD34和CD56阴性的患者中,与非ACA组相比,ACA组的EFS显著较差。

结论:该研究表明,在APL患者中,与非ACA组相比,ACA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危险分层较高。ACA组和非ACA组的早期和晚期事件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对于生存结局的影响,ACA对OS和PFS并未有显著影响,但ACA与APL患者较差的EFS显著相关。


靶向CD7的“现货型”CAR-T细胞疗法在复发/难治性T细胞恶性肿瘤中的疗效


Leukemia(IF: 11.4)

PMID:37700087


背景: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复发/难治性(R/R)T-ALL成人患者的预后结局较差。GC027是一种靶向CD7的“现货型”同种异体CAR-T产品,研究者先前开展了一项初步临床试验,数据表明GC027在R/R T-ALL患者中产生了快速、深入和持久的缓解。基于此,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张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O医院王三斌教授团队扩大了研究队列,报告了GC027作为独立治疗方案在R/R T-ALL成人患者的扩大患者组中的最新疗效结果。

方法:试验的关键纳入标准包括年龄为18-70岁,确诊为R/R T-ALL,入组时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化检测确定具有CD7+白血病原始细胞。通过骨髓活检,纳入的患者在形态学上确诊为T-ALL,且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2。该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GC027的安全性,次要目的是评估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疗效。主要终点是4周内的剂量限制毒性(DLT)和3个月内的不良事件(AE);次要终点是GC027输注后3个月内的总缓解率(ORR),外周血和骨髓中CAR-T细胞数和CAR拷贝数。研究者设置了两个剂量阶段:低剂量阶段和剂量扩展阶段。

结果:该临床试验最终纳入了12例患者,所有患者(n=12)的中位年龄为28(19-47)岁。3例患者接受了6.2–8.6×106 CAR+T细胞/kg,9例接受了1–1.5×107细胞/kg。输注CAR-T细胞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了4-6天的清淋预处理方案。11例患者在CAR-T细胞输注后1个月内达到完全缓解(CR)或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的CR,CR率为91.7%。所有患者CAR-T细胞从输注后迅速扩增,并在输注后5-10天达到峰值。在4例伴有髓外疾病的患者中,3例达到CR。在达到CR的患者(n=11)中,1例接受了allo-HSCT,其余10例在缓解后均未接受其他抗白血病治疗。8号患者(P08)在GC027输注后达到CR,接受allo-HSCT以降低复发风险,移植后1个月因严重GVHD死亡;P10因严重感染死亡。数据截止于2022年11月30日,2例患者仍处于缓解期,P03缓解时间大于3年。研究者未观察到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生。

结论:研究表明,同种异体“现货型”CAR-T细胞疗法GC027在接受重度预处理的T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早期疗效。单次输注GC027能够在输注后4周内诱导深度和持久缓解,且临床毒性可控。为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应考虑加强对感染患者的护理,并桥接allo-HSCT。


维持治疗期间发生严重感染事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Cancer Medicine(IF: 4.0)

PMID:37768027


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患儿在维持阶段已达到完全缓解(CR)且免疫功能逐渐恢复,但患儿仍易发生感染事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周芬教授团队对维持治疗阶段发生严重感染事件的ALL患儿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评估了严重感染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武汉协和医院的ALL患儿。所有ALL患儿均接受化疗。截至2022年12月1日,该研究纳入了于武汉协和医院完成化疗或维持阶段死于严重感染的181例患儿。依据维持治疗阶段的感染状况,研究者将患儿分为非感染组、非严重感染组和严重感染组。

结果: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81例ALL患儿,平均年龄5.57±2.48岁。严重感染组46例,非感染组70例,非严重感染组65例,三组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严重感染患儿(n=46)共发生了51起严重感染事件,其中肺部感染最常见。维持阶段严重感染ALL患儿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和咳嗽。在维持治疗阶段发生严重感染时,ALL患儿伴随的并发症包括,抽搐、呼吸衰竭、肺泡出血、颅内高压、心包积水、高血糖和凝血障碍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7天、贫血和低球蛋白血症是ALL患儿维持治疗阶段发生严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显示,严重感染组、非严重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5年OS率和EFS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该回顾性研究表明,ALL患儿应在维持治疗期间,尤其是前6个月,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严重感染事件发生的可能。对于伴有危险因素的ALL患儿,临床工作者可酌情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或支持治疗。此外,严重感染事件对ALL患儿的远期生存没有显著影响。


Idecabtagene vicleucel CAR-T疗法在伴有肾功能损害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


Haematologica(IF: 10.1)

PMID:37731379


背景:诊断时,约20%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RI)。部分患者诊断后肾功能未恢复或在治疗过程中或因疾病复发导致RI。这限制了CAR-T新型疗法在RI患者中的应用。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是一种自体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来自美国的研究者评估了伴有RI的RRMM患者应用标准治疗(SOC)ide-cel的真实世界结局。

方法: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22年5月1日前完成白细胞单采,2022年6月21日前接受CAR-T细胞输注的伴有/不伴有RI的RRMM患者。根据FDA批准的LD化疗标准剂量,在CAR-T细胞输注前第5天、第4天和第3天给予环磷酰胺300mg/m2和氟达拉滨。所有患者均给予氟达拉滨,但氟达拉滨的剂量根据机构方案进行调整。

结果:研究共纳入214例患者,28例(13%)患者伴有RI。伴有/不伴有RI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69岁(范围:50-83岁)和63岁(范围:36-83岁)(p=0.001)。伴有/不伴有RI患者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出现严重CRS的时间相似(任何级别CRS:89% vs 84%,p=0.8;≥3级CRS:7% vs 2%,p=0.2)。同样,伴有/不伴有RI患者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当(任何级别ICANS:23% vs 20%,p=0.8;≥3级ICANS:12% vs 6%,p=0.2)。血细胞减少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恢复,CAR-T细胞输注后3个月,伴有/不伴有RI患者≥3级血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无差异。部分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基线时伴有RI的患者肾功能均未恶化。伴有/不伴有RI患者的缓解率相似。考虑最佳缓解时,总缓解率(ORR)为93% vs 82%(p=0.2),完全缓解(CR)率为61% vs 49%(p=0.2)。伴有/不伴有RI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9个月和8个月(p=0.28),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未达到和15.5个月(p=0.25)。

结论:研究显示,CAR-T细胞疗法治疗伴有RI的MM患者是可行的。SOC ide-cel在伴有RI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不伴有RI患者相当。伴有RI的MM患者在未来CAR-T细胞疗法临床试验中不应被排除在外。


直接口服抗凝剂与阿司匹林在接受门诊治疗的MM患者一级血栓预防中的比较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IF: 6.5)

PMID:37533165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疾病,MM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较高。大型随机临床试验(RCTs)探索了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预防肿瘤相关VTE的安全性和疗效,但MM患者代表性不足。来自巴西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比较了DOAC和阿司匹林在接受门诊抗骨髓瘤治疗的MM患者中的一级血栓预防效果。

方法:研究者系统性检索了EMBASE、Cochrane Central和PubMed从成立到2023年2月的相关研究。纳入标准:(1)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2)比较了DOAC和阿司匹林在VTE一级预防中疗效的研究;(3)接受门诊抗骨髓瘤治疗的MM患者;(4)报告结果研究者感兴趣。疗效结局为VTE[即肺栓塞(PE)或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安全性结局为大出血、临床相关性非大出血(CRNMB)和轻微出血。

结果:研究纳入了5篇文章和5篇会议摘要,包括1026例患者,其中337例(33%)患者接受了DOAC一级血栓预防。DOAC具体方案如下:150例(45%)患者应用利伐沙班10mg,每日1次;162例(48%)患者应用阿哌沙班2.5mg,每日2次;25例(7%)患者应用非特指DOAC。纳入1026例患者中,DOAC组有6例(1.8%)患者发生VTE,阿司匹林组有64例(9.3%)患者发生VTE,接受DOAC治疗的患者VTE发生率显著较低(OR 0.33; 95%CI 0.16-0.68; p=0.002; I2=0%)。DOAC组和阿司匹林组出血事件均罕见,两组间CRNMB(OR 0.56; 95%CI 0.12-2.70; p=0.47; I2=0%)或轻微出血(OR 1.48; 95%CI 0.42-5.24; p=0.54; I2=0%)也无显著差异。研究进行了两次敏感性分析。首次敏感性分析中,相较于阿司匹林组,DOAC组患者VTE发生率显著较低(OR 0.21; 95%CI 0.07-0.67; p=0.008; I2=18%)。第二次敏感性分析也同样证实了DOAC组患者VTE发生率较低(OR 0.35; 95%CI 0.14-0.88; p=0.03; I2=0%)。

结论:这项荟萃分析表明,对于接受门诊抗骨髓瘤治疗的患者,DOAC在MM相关VTE一级预防方面可能优于阿司匹林。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探讨不同VTE风险分层MM患者的最佳抗血栓策略。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