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8 10:48:07来源: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疼痛医师年会 医脉通阅读:152次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者疾病导致的疼痛。一般人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高达8.0%,在我国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约有9000万,某些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老年人等的患病率更高。长期慢性疼痛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及工作生活,还会增加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风险。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某一种治疗对所有患者均有效,因此急需更加高效、系统、安全的诊疗服务。
为此,在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疼痛科医师年会期间,医脉通特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达颖教授,谈一谈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诊疗现状、发展及未来展望,以加强临床医生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认识,提高治疗水平,进而造福患者。
专家简介
张达颖教授
国内知名疼痛医学专家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
获首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江西省政府津贴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江西省医学会常务理事
江西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
江西省疼痛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副主编
《中华疼痛学杂志》副主编
医脉通: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神经损伤、糖尿病、化疗等引起的难治性慢性疼痛。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特征有哪些?临床诊疗现状如何?
张达颖教授: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一大类疾病引起的神经痛症候群,例如疱疹后神经损伤、糖尿病、化疗、中毒及创伤等,这些患者会出现神经疼痛的临床表现。
与炎性痛和损伤性痛相比,神经病理性疼痛有特征性差异。首先,表现为疼痛非常敏感,对一些可能引起正常的伤害性刺激型的疼痛,会表现出强烈的、剧烈的疼痛。其次,对非伤害性刺激,比如平常的穿衣、洗澡、皮肤的接触/抚摸等一般的感觉刺激,也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另外,还有自发痛,在没有特别刺激的情况下,表现出一种间歇性、发作性的剧烈疼痛。
从疼痛的性质来讲,它也跟一般的疼痛有所不同,常常伴随针刺样的灼烧、麻木、冷感、抽搐等,与炎性痛的持续胀痛不同。
在解剖学上,神经病理性疼痛跟神经损伤、神经支配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化,比如说范围的扩大。在时间表达上也有特征,对于一般性疼痛,伤害性刺激过了,疼痛会有消退的过程,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常是刺激消退,疼痛依然存在。在临床的病程界定上,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这样一句描述:从解剖上看组织修复已经完成,但是疼痛依然存在。例如疱疹后的疼痛,疱疹的创面在10-20天已经修复,但是疼痛依然存在,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病例。比如基于原发疾病的治疗,腹部/胸部的手术,组织修复已经完成,但是切口也还是有疼痛,这也符合前面讲到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征。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其实并不困难,但患者往往缺乏意识。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常被认为是一般的疼痛去进行干预和管理,造成病程的迁延不治,最后导致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称为“敏化”),治疗变得更为复杂。
所以我们需要对疼痛进行综合评估,当患者的疼痛符合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征的时候,就要按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进行系统的管理,从药物的基础治疗,到非药物的神经调控治疗,要尽量早期进行干预。疼痛科有系统的管理方案和技术体系,来服务于此类患者。目前也结合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新方案,以期待为这类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系统、安全的诊疗服务。
医脉通:据了解,您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申报的“老年常见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疗和防控技术研究”项目获批立项。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该项目?以及该项目对临床诊疗的意义?
张达颖教授:老年群体是由基础疾病所导致的神经损伤的高发人群,比如疱疹、糖尿病,或者在其他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所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另外还有心脑血管病、中枢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这类人群的特殊身体条件和基础疾病干预,往往使临床治疗更为复杂。
我们这次基于老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立项,主要探索基于药物的基础治疗和神经调控治疗的技术体系,以及非药物治疗的技术研发和设备开发。目标是为老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提供一个可塑性更强,安全性更高,效果更好的治疗技术来服务老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
医脉通:作为国内疼痛医学的领军人物,能否请您谈一下,在慢性疼痛临床诊疗管理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我们还需进行哪些方面的努力?
张达颖教授:疼痛患者是非常普遍的,从门诊就诊的发病率来看,以疼痛为首诊症状就诊的病例,占门诊就诊患者的17%左右。在这些患者中,有一部分是慢性疼痛患者,需要进行综合诊断,并提供系统的管理方案。
在既往临床诊疗过程中,相关科室或者患者,往往被动的去关注疼痛原发疾病的治疗,忽略了对疼痛的综合管理。所以我们要强化患者意识:一方面,有疼痛疾病的患者,在明确原发性疾病诊断和加强疾病治疗的同时,应该同步关注疼痛的综合管理和治疗;另一方面,在临床上有些疼痛原发疾病的诊断明确但治疗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肿瘤中后期的治疗,那么疼痛以及肿瘤本身带来的一系列的循环、代谢、呼吸等方面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去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疼痛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命尊严的一个症候,需要我们积极的去管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疾病,比如手术后的切口疼痛,疱疹后的神经损伤,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痛等,有些原发疾病的治疗在阶段之中,有些治疗已经结束,但其疼痛仍需要积极进行干预和管理。
患者有一个朴素的理念认为,我的病都治完了,疼痛还没好就没救了。然而,并不是这样的,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系统的综合管理,可充分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这在改善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原发疾病的康复,包括糖尿病。糖尿病应激本身便会导致血糖升高,管理好疼痛既能改善神经损伤,又能改善糖尿病的管理。肿瘤患者也是如此,系统性研究表明,有效地管理疼痛可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营养状况,提高抗癌治疗的整体效果和生存周期。
从以上几点来看,疼痛综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