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ASH2023速递 | 中国新“氏”野 | 新药护航,助力淋巴瘤患者“愈”见新境

2023-12-08 13:44:45来源:2023美国血液年会(ASH) 医脉通编译阅读:22次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其中侵袭性淋巴瘤发展迅速,患者预后较差;而惰性淋巴瘤尽管生长动力学缓慢,但易复发且易转化,一旦转化和进展后的预后非常差。如何从新药物和新联合治疗模式借力解决不同淋巴瘤患者的生存难题一直是全球研究者致力于探索的方向。

近年来,随着淋巴瘤治疗领域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药物层出不穷,并且在中国市场陆续获批,极大推动了我国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近期,国内专家牵头的多项研究将在2023美国血液年会(ASH)中发出中国之声,展示中国智慧。本文精选了5篇聚焦于淋巴瘤领域的重磅摘要,带领各位读者领略来自中国新“氏”野的创新之光。


任重道远,未来可期
克服侵袭性淋巴瘤治疗瓶颈

 

摘要:1747

维泊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和泽布替尼联合方案(Pola-ZR)在初治的老年/虚弱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DLBCL)中达到快速且深度的缓解1

 

1702021477269851.png

 

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任雨虹

 

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刘澎

 

DLBCL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对于老年/虚弱的DLBCL患者存在预后更差,耐受性下降的治疗挑战。因此对于虚弱和老年DLBCL患者,迫切需要更优的一线治疗平衡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共纳入了12例初治DLBCL患者,评估Pola-ZR三联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案如图1所示,纳入的患者年龄均>70岁或60-69岁且ECOG 2-4分,采用三联疗法,21天为1个周期。如果3个周期后评估为≥部分缓解(PR),患者将继续3个周期的Pola-ZR治疗。如果6个周期Pola-ZR后评估为完全缓解(CR),患者将继续接受6个周期的泽布替尼单药治疗。

 

1702021534506377.png

图1 Pola-ZR治疗初治DLBCL研究方案

 

中位随访2.1个月后,4例完成3周期Pola-ZR方案且通过PET/CT评估疗效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100%,CR率达100%(图2)。2例患者出现3-4级不良事件(AE),其中1例患者出现3级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另1例患者出现3级肺炎。所有患者均在最佳支持治疗下从AE中康复。没有患者因严重不良事件(SAE)而中断治疗。

 

1702021612551118.png

图2患者持续缓解情况和Pola-ZR方案研究的时间

 

综上,Pola-ZR方案对初治的老年/虚弱DLBCL患者显示出快速且深度的缓解,安全性可控。基于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澎教授团队注册并启动了一项2b期研究(NCT05940064),以进一步评估Pola-ZR方案对初治老年/虚弱DLB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摘要:6265

基于维泊妥珠单抗治疗DLBCL的中国队列真实世界研究:2年随访结果更新2

 

1702021648289140.png

 

第一作者:江苏省肿瘤医院 吴剑秋

 

通讯作者:江苏省肿瘤医院 冯继峰

 

该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来自中国4家三级医院开展的同情用药项目的研究数据,共纳入了39例复发/难治性(R/R)患者,治疗方案包括维泊妥珠单抗联合利妥昔单抗(Pola+R)或联合苯达莫司汀(Pola+BR),共给药6个周期,每个周期持续21天。

 

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ORR为38.5%(15/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6.6个月(95%CI: 3.7-9.6)和15.6个月(95%CI: 3.4-27.9)。如图3所示,与未完成6个周期治疗的患者相比,完成6个周期治疗的患者观察到更长的PFS(12.1 vs 3.5个月, P=0.006)和OS(18.8 vs 6.3个月, P=0.001)。在接受Pola+R的16例患者和接受Pola+BR的23例患者中,完成全部6个治疗周期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6.3%和34.8%。

 

1702021687796771.png

图3不同治疗周期的PFS(左)及OS(右)结果

 

综上,2年随访分析显示了持续的PFS和OS获益,没有新的安全性信号。研究提示基于维泊妥珠单抗的完整周期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真实世界人群的疗效。

 

摘要:3049

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单臂研究:奥妥珠单抗联合泊马度胺和共价BTKi治疗TP53突变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疗效3

 

1702021715981053.png

 

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杨萍

 

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景红梅

 

TP53突变的MCL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且预后较差,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该前瞻性、单中心研究共纳入14例MCL成人患者,其中2例初治患者、12例复发难治患者, 85.7%(12/14)的患者具有TP53突变。所有患者均接受奥妥珠单抗联合泊马度胺和共价BTKi(伊布替尼或泽布替尼)治疗4个周期;如果治疗有效,继续接受三联疗法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

 

结果显示,治疗4个周期后的CR率为64.3%,ORR为85.7%。9例患者在4个周期治疗后接受MRD检测,NGS显示9例患者100%MRD阴性。最常见的3-4级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14[35.7%])、血小板减少症(3/14[21.4%])、感染(2/14[14.3%])。

 

综上,该研究初步表明奥妥珠单抗、泊马度胺和共价BTKi的三联疗法对TP53突变的MCL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应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评估。


锐意进取,敢为人先
破局惰性淋巴瘤血液难题


摘要:4642

一项多中心、研究者发起的研究(cwCLL-001研究):奥布替尼、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奥妥珠单抗(OFCG)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一线治疗 4

 

1702021769231774.png

 

第一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 朱华渊

 

通讯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 李建勇

 

一项II期研究5显示,iFCG(伊布替尼、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奥妥珠单抗)一线治疗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白血病(CLL/SLL)患者的骨髓MRD阴性率为98%(44/45),但此研究不包括IGHV未突变和/或del(17p)/TP53突变的患者。基于此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教授团队此前已报道了第二代BTKi奥布替尼对复发/难治性CL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6

 

本次ASH大会报道的是采用OFCG方案在25例初治CLL/SLL患者中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非随机的II期临床研究,入组该研究患者不受IGHV和del(17p)/TP53突变状态的限制。如图4所示,所有患者均接受单药奥布替尼的7天导入期治疗,随后接受OFCG方案治疗3个周期。如果患者达到骨髓MRD阴性,将停止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FC)治疗并接受3个周期的奥布替尼和奥妥珠单抗(OG);否则,患者将接受另外3个周期的OFCG。如果患者在6个周期后达到骨髓MRD阴性,则将停用奥妥珠单抗,并继续额外6个周期的奥布替尼;所有其他患者将接受6个周期的OG。12个周期后达到骨髓MRD阴性的患者停止所有治疗,未达到者将继续奥布替尼治疗。

 

1702021814258892.png

图4 cwCLL-001研究设计

 

截至随访时间,共计19例患者完成了3个周期的OFCG治疗并可进行评估。75%(15/20)的患者达到外周血MRD阴性,57.9%(11/19)的患者达到骨髓MRD阴性,ORR和CR率分别为100%(18/18)和38.9%(7/18)(图5)。16例患者完成了6个周期治疗,其中14例可评估的患者在第4-6周期内均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缓解,外周血MRD阴性率和骨髓MRD阴性率分别为100%(14/14)和85.7%(12/14),ORR和CR率分别为100%(14/14)和57.1%(8/14)。无>3级的出血或心血管AE发生。总体而言,OFCG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1702021941329290.png

图5 3周期/6周期之后的外周血(PB)及骨髓(BM)MRD阴性率

 

综上,本项研究首次报道了中国人群中BTKi联合新型CD20单抗及化疗治疗CLL患者的数据,研究分析初步表明OFCG限时治疗方案可给TN CLL患者带来快速且深层次的缓解,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摘要:4427

奥妥珠单抗治疗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HL)的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7

 

1702021998905261.png

 

第一作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赵杨祉

 

通讯作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白鸥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分析了接受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或单药维持治疗的共计165例B-NHL患者,以期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初治患者114例(69%),复发/难治性患者51例(31%);接受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患者124例(75%),接受奥妥珠单抗维持治疗患者42例(25%);I/II期33例(20%),III/IV期131例(79%);低中危组91例(55%),中高危组74例(45%)。

 

结果显示,全部人群ORR为66.7%,CR率为40.6%。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初诊患者的ORR(78% vs 22%, p<0.001)和CR率(81% vs 19%, p=0.02)优于复发/难治患者。不同分期患者的CR率(I/II vs III/IV, 24% vs 76%,p=0.424)、ORR(I/II vs III/IV, 58% vs 42%, p=0.373)无差异,不同危险组分层的CR率(低中危组vs中高危组, 63% vs 37%, p=0.481)无差异。接受4个周期以上治疗的患者可获得更好的ORR和CR。第一个周期采用奥妥珠单抗强化治疗/标准治疗可以改善ORR(87% vs 13%, p=0.036)且可降低IgM(p=0.0016),但不影响CR率(87% vs 13%,p=0.343)、IgG(p=0.13)和IgA(p=0.41)。共计42例(25%)患者出现AE,≥3级AE 18例(11%),仅2例因AE而终止治疗。

 

综上,该回顾性研究初步分析表明奥妥珠单抗治疗B-NHL安全有效,且相比III/IV期或中高危组患者,I/II期或低中危组患者具有相似疗效。以上初步结论仍需要进一步随访以确定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小结


目前高危或老年虚弱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仍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此次ASH会议报道的采用无化疗的Pola-ZR方案的初步探索有望为老年/虚弱DLBCL患者增加一项疗效与安全性兼顾的新选择。同时来自中国人群的真实世界研究再次验证了基于维泊妥珠单抗方案可作为R/R DLBCL成人患者的全新治疗选择;未来,作为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ADC药物,维泊妥珠单抗还可探索其他应用模式,以期打破更多特殊人群的治疗困局,为DLBCL患者全线管理保驾护航,帮助更多DLBCL患者距离“治愈”更进一步。

 

奥妥珠单抗作为全球首个II型糖基化改造的人源化CD20单抗,已成为治疗滤泡性淋巴瘤(FL)的新基石药物。伴随着临床经验和探索的不断增加,针对奥妥珠单抗与其它新药联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已取得了亮眼的学术成果,例如本篇报道的联合泊马度胺和共价BTKi的三联疗法治疗TP53突变的MCL;联合第二代BTKi及化疗的四联疗法治疗CLL。未来,充分发挥不同机制药物的协同作用,或可满足更多的临床需求,为淋巴瘤患者点亮更广阔的版图。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