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冯智英教授专访:提高重视程度,助患者远离偏头痛困扰,享无痛人生

2023-12-08 14:08:53来源: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疼痛科医师年会阅读:53次

近年来,中国疼痛学科蓬勃发展,发生了许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为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疼痛科专业医护人员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疼痛领域的学术盛会——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疼痛科医师年会于7月14-16日顺利召开。会议期间,医脉通特别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冯智英教授,探讨偏头痛的相关诊疗管理相关问题,为广大医生分享学术见解,助力临床一线人员相关综合诊治水平提高。

专家简介

 

冯智英.png

冯智英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导

主要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等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科技厅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等课题15项余,主持多中心课题3项。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撰写专家共识和指南18个。主编副主编疼痛相关书籍7本,发表文章100多篇。

 

医脉通: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发作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是第二大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请您结合临床谈一下,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好发人群。当前我国偏头痛诊疗现状如何?

冯智英教授:偏头痛的发病率较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球约有10.4亿人患有偏头痛,其中男性的终生患病率为10%,女性为22%。《柳叶刀》杂志发布的“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 ,在导致全球残疾损失寿命年的相关疾病中,偏头痛排名第二;在15-49岁女性人群伤残调整生命年中,偏头痛排名第一。由此可以看出,偏头痛的高发人群为15-49岁的女性。

那么偏头痛有什么特征?首先,偏头痛患者大多数为一侧头痛。其次,患者往往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畏光、怕声音而不能去人群嘈杂的地方,且劳累后容易发作。另外,个别女性偏头痛发作规律与月经周期有关。大多数偏头痛发展可分为4期,包括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以及头痛后期。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

第一,在我国,偏头痛是被严重低估的疾病。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患者只知道自己出现头痛,但并不清楚该疼痛发作为偏头痛。

第二,偏头痛患者对头痛的诊治期望值可能较高。我们前面讲,偏头痛终生患病率男性为10%,女性为22%,实质上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就诊时首先会询问偏头痛是否能够根治。因此,我们要多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充分了解偏头痛相关知识,从认知上调整治疗疾病的预期,做到诊治能力与患者预期匹配,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患者满意度会更高。

第三,现在偏头痛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包括药物、各种综合治疗以及疼痛科的微创治疗,例如枕神经脉冲射频、三叉神经脉冲射频、脊髓电刺激、外周神经电刺激,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基因检测在偏头痛的治疗中也有越来越多的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患者检测出有明显的基因变异,则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治疗。

 

医脉通:基因检测可用于偏头痛病因及治疗目标的确定,可在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基因检测在偏头痛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冯智英教授:很多患者为家族性偏头痛。在门诊询问病史时,患者常存在家族史。从机制上来讲,偏头痛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部分存在遗传相关性。目前有四大类基因与偏头痛相关,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叶酸代谢相关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

基因检测治疗偏头痛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例如,研究发现,叶酸代谢相关基因与偏头痛相关,尤其在亚洲人群中关系非常明确。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变异会导致叶酸代谢障碍,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刺激兴奋性氨基酸增多,从而导致脑部血管不正常扩张,脑部无菌性炎症因子即致痛性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同时引起损害微循环的氧自由基大量产生,从而刺激调控头痛的三叉神经系统,因此会产生明显的偏头痛。

临床上,部分基因检测已常规开展,例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检测。若该基因检测发现异常,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叶酸、维生素B6、B12,部分病人可能需要补充甜菜碱等,价格并不高,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控制疼痛、偏头痛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大家可以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测,了解自己是否存在相关问题;假如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不再受偏头痛折磨。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