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4 11:35:06来源:2023年第65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2023) 医脉通编译阅读:29次
目前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贫血,其中约有一半是由缺铁导致的。铁缺乏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患者血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1]。大剂量静脉铁剂近年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例如羧基麦芽糖铁、异麦芽糖酐铁等[2]。然而,羧基麦芽糖铁输注后会引起低磷血症,导致骨折、骨软化等不良结局,为临床安全用药带来了困扰。
2023年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正在热烈召开(12月9日-12日),会议已公布最顶尖的血液学领域研究摘要,探讨如何改善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探寻新的治疗方案。有关对比异麦芽糖酐铁和羧基麦芽糖铁的长期不良事件的研究结果在会议上重磅公布[3],基于此,医脉通为您解读本研究相关数据,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01研究背景
低磷血症是羧基麦芽糖铁的不良反应之一,最近一项针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54%接受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的患者发生低磷血症。虽然羧基麦芽糖铁输注引起患者血磷降低的发生率和病程众所周知,但低磷血症的临床结局发生率却很少被描述。羧基麦芽糖铁输注会导致全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iFGF23)升高,这与低磷血症、高磷尿症、低骨化三醇血症、低钙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以上表现可概括为“6H综合征”,最终导致骨软化症。多例病例报道了羧基麦芽糖铁治疗、高水平iFGF23、伴有骨折的骨软化症以及肾结石之间的关系。
02研究方法
一项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医院(一家大型三级转诊中心)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异麦芽糖酐铁或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的患者。从每例患者的医疗记录中收集用药剂量、输注时间、合并症和血液学参数、血清铁参数以及矿物质代谢标志物相关数据。研究将首次输注前1年作为对照期,旨在评估患者首次输注羧基麦芽糖铁或异麦芽糖酐铁后的骨折、骨软化症和肾结石影像学征象的发生率。
03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8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8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6岁,其中,64%的患者为女性。共有179例患者接受了羧基麦芽糖铁治疗,110例患者接受了异麦芽糖酐铁治疗。根据使用药物进行分组,在累积铁剂量或药物应用次数方面,两组没有差异。基线时,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显著低于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组,但两组肌酐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组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组(95 g/L vs. 109 g/L),两组间平均铁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静脉注射铁剂治疗后1~3个月,两个治疗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均稳健升高。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组的基线磷酸盐水平显著低于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组(0.99mmol/L vs. 1.08mmol/L)。在接受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的患者中,从基线到给药后1-3个月血清磷酸盐和血钙水平的变化明显更大(表1)。
表1 羧基麦芽糖铁和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组的基线特征
接受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的患者低磷血症更常见且更严重,这些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也明显升高。在首次输注铁剂的前一年,两组的骨折风险相似。输注铁剂后,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组的复合终点事件(骨折、骨软化症和肾结石)发生率是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组的5倍左右,骨折发生率几乎是异麦芽糖酐铁的2倍。时间-事件分析显示,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组(P=0.025)(图1)。Cox回归分析也显示了类似的趋势。
图1 输注羧基麦芽糖铁(FCM)和异麦芽糖酐铁(FDI)后的复合事件发生率(骨折、骨软化症和肾结石)
04研究结论 本项回顾性研究显示,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组和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组的血清铁参数升高相似,血红蛋白均连续升高。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组骨折、骨软化症和肾结石放射学征象的复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异麦芽糖酐铁治疗组。这一结果表明,矿物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可能提示羧基麦芽糖铁治疗与临床相关的骨并发症和肾结石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羧基麦芽糖铁治疗后骨并发症高发,急需更多相关研究,同时临床在选择静脉铁剂时应充分考虑药物安全性,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