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ASH2023大咖说 | 梁洋教授:VA-CAG方案点燃中国AML治疗之希望,未来还需踏上AML领域之征途

2023-12-21 17:35:35来源:2023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 医脉通编译阅读:49次

在过去50年中,蒽环类药物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方案(“3+7”)仍然是适合接受强化诱导治疗的新诊断(ND)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标准治疗。虽然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在这些患者中取得了较高的缓解率,但不良反应较大、完全缓解率较低以及骨髓抑制持续时间长,限制了患者的临床获益。2023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12月9日-12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洋教授团队发表的AML相关的多项研究(摘要号:834、1848、2962)入选了2023 ASH大会的口头报告和壁报展示。医脉通特邀梁洋教授接受采访,为我们介绍AML相关的最新进展。

 

医脉通: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亚型,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首先,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AML的临床治疗现状。

 

梁洋 教授  我国AML的治疗现状与西方国家相似,治疗结果并不尽如人意。AML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其中位发病年龄约为68岁。然而,在这个年龄段,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因此,我们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还需更加努力的研究和探索,来提高中老年AM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医脉通:您和您团队的研究“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小剂量阿糖胞苷、阿柔比星和G-CSF(VA-CAG方案)治疗新诊断AML患者”(摘要号:834)入选了2023 ASH的口头报告。能否请您介绍下这项研究结果?该结果对AML的诊疗实践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梁洋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王三斌教授团队和我们团队共同开展了一项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G-CSF(VA-CAG)方案治疗AML的II期临床研究。这项研究旨在评估VA-CAG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截至2023年9月30日,这项研究共纳入32例ND AML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9岁(范围:18-63岁)。研究结果显示,总缓解率(ORR)为100%,31例(97%)患者获得复合完全缓解(CRc),1例(3%)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中位随访时间为5.7个月(范围:2.0-10.0个月),2例患者复发死亡。未达到中位无白血病生存期(L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VA-CAG方案作为诱导治疗ND AML的方案,安全可耐受且无化疗相关死亡。VA-CAG方案的感染和心脏毒性等的发生率低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与V-DA(维奈克拉-DA)方案相比,VA-CAG方案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恢复时间更短,并且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更低。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我们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比V-DA方案更适合中国患者的治疗方案。

 

医脉通:除上述口头报告外,您还有多篇研究入选ASH。能否为我们介绍本次会议上您和团队在AML领域的其他研究成果?

 

梁洋 教授  我们团队有两项壁报入选ASH会议。其中一项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基础研究。我们使用单细胞ATAC-seq(scATAC-seq)研究了MDS患者中,SRSF2和TET2同步共突变是怎样导致骨髓造血生成偏移。研究数据初步表明,在MDS患者中,SRSF2和TET2共突变导致NLRP3介导的IL-1β分泌增加,从而导致造血干细胞(HSC)的偏移分化。通过这项基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另一项研究探讨了FLT3-ITD突变AML。我们发现肿瘤细胞中的FLT3-ITD突变可能导致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和免疫耐受。研究结果显示,我们首次发现FLT3-ITD突变可以上调CD47,从而促进巨噬细胞的免疫逃逸。因此,CD47抑制剂联合FLT3-ITD抑制剂治疗FLT3-ITD突变型AML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研究,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多新的思路,以更好地治疗FLT3-ITD突变型AML。

 

医脉通:作为中国的代表参加本次ASH线下会议。您对于本次线下参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梁洋 教授   在本次ASH会议上,有超过160名中国医生参与其中,他们都是业界和血液行业的中坚力量和专家。通过中外交流,我们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好声音,并为全球血液领域献出中国力量。希望未来这种交流能够越来越多,真正拓宽国内学术视野,与国际接轨,发出更多中国好声音。

1703151878857467.png

梁洋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导、博士后导师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西整合医学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慢淋工作组副组长

广东省高层次引进人才,珠江人才计划,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博士,耶鲁大学肿瘤中心血液系博士后,专业方向血液肿瘤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

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在NEJM,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JCO,Cancer Cell等高水平同行评议专业杂志发表多篇临床及科研文章,累计引用次数2600余次,担任Leukemia杂志国际编委,同时为STTT, JITC, Cell Reports等高水平国际杂志审稿人。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