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09:59:22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阅读:93次
随着行为医学与医学的融合发展,行为医学在基础与临床领域研究备受关注,这一跨学科领域的发展不仅深化了对行为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在心理健康和疾病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2023年以来,行为医学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涉及抑郁、焦虑、睡眠、运动、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
王长虹
研究表明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面对压力和创伤时都表现出恢复力,甚至有部分患者表现出自发康复。我国学者利用慢性社会失败应激(CSDS)小鼠模型揭示了促进这种恢复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由同侧内侧膝状体丘脑输入激活初级听觉皮层的小白蛋白中间神经元对CSDS小鼠的恢复力至关重要。此外,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也与恢复力有关。肠道微生物群被证明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影响心理健康。研究显示,一些肠道益生菌(如干酪乳杆菌HY2782和乳杆菌HY8002)的应用可减轻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这似乎与海马区IL-1β和IL-6水平降低有关,提示肠道微生物群可能与炎症相关通路有联系。
焦虑症是现代社会中人们长期暴露于慢性压力下最容易诱发的精神心理问题。基于“应激假说”,终纹床核(BNST)是脑中调节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和调节应激(压力)反应的下丘脑之间的一个重要核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神经元是驱动应激反应引擎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进行的动物实验发现,成年慢性焦虑小鼠BNST脑区内CRF的表达上调并伴随SIRT1表达下调,随后通过中枢给予SIRT1的协同剂激活BNST核团内的SIRT1信号及通过腺相关病毒介导基因过表达等方法,均观察到焦虑行为明显缓解,提示去乙酰化酶SIRT1可能通过调控CRF发挥抗焦虑作用。
焦虑本身是所有物种的适应性反应,可以评估潜在威胁并保持生物体警觉以提高生存率。既往证据表明,光照各种参数的改变会影响人类及实验动物的焦虑水平,且急性的强光处理会促使动物出现焦虑样行为。杨雄里院士团队在小鼠实验中发现,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可以直接被光激发,投射到广泛的大脑目标,可调节各种非视觉功能,如体温、睡眠和唤醒、学习、记忆,以及包括焦虑在内的情感行为。实验还进一步揭示ipRGC参与光照对情绪的调制——强光导致小鼠出现持续性焦虑样行为,是由黑视蛋白驱动的ipRGC对中央杏仁核的输入增加驱动的,并与上调的皮质酮系统活性有关。研究提示可以根据现有的研究机制制定相应的医学方案缓解焦虑症状。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SDB)的表现可以从简单的打鼾和上气道阻力综合征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伴有继发性生长障碍、神经认知缺陷和较少见的心血管后遗症等。其神经认知缺陷表现在注意力、问题解决、工作记忆、处理速度、语言记忆、视觉记忆及计算力等几乎所有的领域。国内学者研究发现SDB儿童事件相关电位中N2、P3潜伏期延长,P3潜伏期比N2更为敏感,提示其存在数学认知功能的损害,且早于行为学(反应时间与正确率)出现变化,可作为早期评估SDB儿童数学认知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运动促进健康理念展现了蓬勃的生机,《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3)》应运而生。共识中强调制定处方时要以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运动总量及运动进阶等核心要素为基石,另外也要注意运动的效果及风险评估,及时做出调整。共识还肯定了运动在改善精神心理状态及认知功能方面有积极的作用。The Lancet的一项研究显示有氧运动联合暴露疗法可以明显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出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并减少其焦虑和适应不良。有氧运动可以增加海马中新生神经元的数量,帮助新生神经元发挥功能,诱发海马结构可塑性,增加其左侧海马体积。另外有氧运动还可以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提高突触可塑性,提高学习能力。
通常情况下,母亲在新生儿出生后会自然地展现出强烈的母爱行为。然而,一些患有严重产后抑郁症的母亲,很难与自己的孩子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可能忽视婴儿的需求,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表现出虐待杀害婴儿的行为。以往的研究已阐明位于下丘脑中的内侧视前区是母性行为的关键区域。最近,Nature上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BNST控制着雌性小鼠的杀婴行为,并发现控制杀婴行为和母爱行为的神经回路之间相互拮抗,最终决定雌性对新生儿的行为表现。这项研究为开发治疗严重产后抑郁等精神类疾病导致的婴儿虐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指导。这对于改善婴幼儿保护和促进家庭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工智能(AI)和VR等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兴心理健康服务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可能性,特别是在预防和治疗儿童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方面。传统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但这些方法往往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指导。而数字化技术是一种较低成本且扩大覆盖面和增加青少年获得治疗机会的潜在方法。AI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态进行精准评估,从而制定出最适合他们的干预方案。VR技术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进行心理干预,为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133名13~17岁青少年,通过提供8周数字化引导认知行为疗法(CBT),发现使用AI进行CBT治疗的患者疗效不亚于CBT组,且其可行性及可接受性都是可观的。此研究证明AI心理治疗对更广大的轻中度抑郁和焦虑的青少年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学者关于价值取向短程治疗结合VR的创新性治疗技术也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获得国内外学者认可,并在专家推荐意见中作了介绍。然而,我们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以实现心理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行为医学是一门综合心理、生理、社会因素的学科,旨在促进从传统治疗方式迈向更综合、个性化和预防性的治疗方式。未来行为医学将继续着力于个性化医疗、预防性健康策略、跨学科合作和技术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助力提升生活质量。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
执笔人:王长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冀紫阳(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刁云恒(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中心)耿梦军(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任梦迪(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中心)高昶(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