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人物纪实 | 北京协和医院黄宇光:“敢接”是底气,也是承诺

2024-02-02 10:08:31来源:北京协和医院阅读:96次

现代麻醉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控制”二字可概括麻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麻醉医生不仅要为患者的生命护航,还要很好地调控患者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疼痛体验,以及整个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麻醉医生进行手术麻醉犹如进入“地雷战”的战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踩到地雷。时间就是生命。危急时刻,我们必须勇于担当,快速决策,迅急行动。

 

再来一次!

抓住最后的机会

一天,麻醉科通报中突然响起“请麻醉科主任速到XXX手术间”的声音。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手术间,眼前是一名颈动脉体瘤术后血肿压迫气道、进行性呼吸困难的患者。患者张口困难,头后仰困难,舌头和口咽部组织高度水肿。医护人员想尽办法改善患者的通气并准备插管,然而巨大的血肿像恶魔的手紧紧掐住患者的脖子,患者的血氧逐渐下降,麻醉机发出的刺耳报警声让人揪心。

 

“必须马上插管。”我心中想着。但患者的口咽部水肿严重,口水混着出血将插管过程中的视野团团围住,利用吸引器吸引无法改善,且纤维支气管镜不可行——而这已经是困难气道管理工具中金字塔尖的工具了。

 

“换可视喉镜,准备气切!”没有任何犹豫,我尝试用可视喉镜进行插管,以期在水肿出血的组织中寻找声门,但口腔内的解剖结构完全无法辨识,只能盲探插管。而这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已经掉到了60%。

 

耳鼻喉科会诊医生到场了。这是一名青年医生,突然碰到颈部大出血且濒临死亡的患者,这个年轻人瞬间慌了神,不敢贸然进行气切,只好立刻呼叫上级医生。可这时患者的氧饱和度已测不出。

 

看着患者青紫的嘴唇,我知道,他的生命力正在等待中一点点流逝。

 

“再来一次!”我深吸一口气,拿起可视喉镜,放进口腔。整个手术间鸦雀无声,大家都很清楚,这是患者最后的机会。我盯着可视喉镜屏幕,在画面中隐约看到一个水肿变形的悬雍垂,口咽部的解剖依然血糊糊无法辨识。忽然,在咽后壁的一堆组织中冒出一个气泡,我眼疾手快地向气泡冒出的方向插管并迅速连接呼吸机……

 

“插管成功!”

 

手术间里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100岁!

续享天伦之乐

这一天,急诊收入了一名特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周后,他将迎来自己100岁的生日。老人家合并多系统基础疾病,多学科会诊的结果是:做手术,临床风险极高,手术台可能成为老人生命的终结地;不做手术,患者的生命短暂且痛苦。

 

百岁老人手术的第一关——麻醉本身便充满风险。作为患者的主麻医生,我和主刀的张保中医生及会诊专家经过慎重思考权衡后,达成了共识:协和医院作为全国疑难重症诊疗中心,是危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后守护地,我们不做还能指望谁来做?这时候,正是体现医者责任和担当的时刻。只要有需要,我们就想办法麻醉,还要保证患者“麻得过去,醒得过来”。我们愿意为患者的手术保驾护航,让老爷子安全舒适地过好百岁生日。

 

最后,在百般的矛盾和纠结中,整个团队决定为老人家拼一把。

 

我为患者选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将麻醉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并应用由我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的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精准顺利地完成了麻醉,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老人术后康复很顺利,且在百岁生日前顺利出院,继续享受天伦之乐。

 

听到了!

她的世界不再静音

2020年4月,一个朋友给我发来一份病历,求问该患者听力恢复的可能性。患者是一名年轻的母亲,她在产后出现了渐进的听力障碍,十年间四处求医,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解决方案只有佩戴助听器。

 

她按医生的推荐,订制了高端隐形助听器,但随着每日戴助听器的时间越来越长,她经常出现头晕耳鸣现象。患者变得焦虑、抑郁甚至绝望。她的家人还告诉我,患者的书面文字表达不错,但因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自信心,变得沉默寡言。患者还有一个3岁的儿子,她是多么想听到儿子美妙的童音啊。

 

“全力救治。让这个年轻的母亲听得见、听得好。”我本着尽力试一试的心理将病历转给了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他的想法和我一样,说:“让患者来找我吧,她还年轻,我们应该尽力去挽回她的听力!”

 

经过认真检查,高志强主任判断患者的听力下降问题是耳硬化症引起的,微型的镫骨手术有可能恢复听力。于是,高志强主任实施手术,我做麻醉。当患者从麻醉恢复室醒来时,我询问她感觉如何,她用惊喜的目光看着我说:“我能听见了!”一句话让在场人员颇为欣喜。

 

经双侧两次手术后,困扰患者多年的病痛解除了,她的听力基本恢复正常,她终于听到了儿子天真可爱的声音。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她后来特意带儿子来到医院,希望儿子能受到我们的影响,成为一名能挽救患者于痛苦的仁医。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和很多身边的同仁们一样,承载着百年协和一代代医者的仁爱、艰辛和荣光,也承载着百姓美好的就医期待和生命最后的托付。面对疑难杂症和危急患者,敢接也必须接,是以日复一日对医技的不懈追求为底气的,也是身为医者对患者做出的承诺。

 

专家简介

 

黄宇光

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ERAS学组组长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盟常务理事

中国医师培训学院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副主席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