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年度进展 | 2023年度生殖医学领域五大进展

2024-02-05 17:51:55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阅读:100次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诸如信息数字化及人工智能,生命技术与医工结合等第三次新技术革命正处于巨变前夜。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不断改革学术交流、培训等内容和形式,不断开放和加强国际国内学术研究和碰撞,不断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现对2023年生殖医学领域的年度进展进行回顾。

 

黄国宁

 

   一、以学术交流为纽带,稳步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按照中华医学会办好精品和品牌学术会议的要求,分会坚持将理论联系实际和“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相结合,并遵循务实、高效、节俭的原则举办学术会议,目前已经形成全国生殖医学学术年会、生殖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指南共识研讨会以及生殖护理技术和生殖伦理与管理研讨会四个系列学术会议。

 

2023年,分会积极推动与港澳台地区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应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和美国生殖医学协会的邀请,分会于2023年6月25—2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39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年会举办了CSRM Symposium会议,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李竞宇博士和南京鼓楼医院刘传明博士分别代表分会作学术报告。受美国生殖医学协会的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张婉玉博士和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张孝东副研究员代表分会参加了2023年10月15—18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办的第79届美国生殖医学年会圆桌会议。分会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中国更多的医生走向国际舞台;通过国际生殖医学学术交流的平台,把中国生殖医学学术特色和创新技术推向国际,推动中国生殖医学领域的国际化发展。

 

为了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生殖医学同行的交流,2023年9月12—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期间,特设置交流专场,邀请了来自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生殖医学专家12位,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共同促进生殖医学事业发展。

 

   二、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助力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分会于2015年发起“生殖健康边区行”系列公益活动,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从革命的发源地延安出发,一路历经百色、遵义、井冈山、金寨、延边、太行山、蒙自、瑞金、韶山、天等、庄河和丹东等20个县市,分会积极开展生殖健康宣教、义诊以及基层医生生殖医学培训活动,6000余人参与科普教育活动、义诊惠及患者3900余人、培训基层医生3500余人。其中,2023年共进行4站,共培训基层医生630人,义诊惠及患者355人。2022年起分会携手人民日报社健康客户端,开展以生育健康、适龄生育、生育力评估为主题的系列科普直播,现已完成3期直播,全国总观看1600余万人次。这些生殖健康科普工作的开展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添砖加瓦。

 

   三、建立共识、规范、标准与指南,提高学科整体诊疗水准

 

根据我国生殖医学临床实际及国际生殖医学前沿动态,分会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及时组织全国同道,编撰多部生殖医学诊治指南和专家共识,2023年共完成《副性腺炎症性男性不育专家共识》《关于人类精子库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国专家共识》《精液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专家共识》《精子DNA碎片检测的临床专家共识》《弱精子症病因及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无精子症不育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及《自身精子冷冻保存的中国专家共识》7个专家共识,推动了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诊疗水平的提高。

 

同时,分会在充分征求生殖医学、伦理学、管理学、法理学、社会学等各领域专家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基础上,针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特殊性,制订了《夫精人工授精知情同意书》《供精人工授精知情同意书》《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知情同意书》《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知情同意书》《胚胎解冻复苏及移植知情同意书》《胚胎冷冻保存知情同意书》《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知情同意书》7个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知情同意书推荐范本,助力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四、加强生殖医学基础研究,促进转化应用,推动辅助生殖技术革新

 

在生殖医学基础研究领域方面,有关代谢对早期胚胎发育的调控、卵巢衰老及其调控机制、无头精子症的遗传分子调控以及卵泡发育调控等成果不断涌现。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李竞宇/黄国宁团队联合温州医科大学孔庆然团队及同济大学高绍荣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以长文形式报道了题为“Lactate regulates major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by H3K18 lactylation in mammal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乳酸通过H3K18lac调控哺乳动物合子基因激活的重要作用。该研究扩展了新型表观修饰在哺乳动物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塑及功能机制,为改善人类胚胎体外培养液从而提高辅助生殖成功率奠定了理论基础。孙海翔、丁利军、卞迁、李朝军课题组合作,对不同减数分裂阶段啮齿类动物的年轻和衰老卵母细胞及周围颗粒细胞的转录组景观进行评估,揭示了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和代谢耦合,并阐明了与衰老相关的减数分裂缺陷和卵母细胞非整倍性的机制。这一重要成果已在Nature Aging发表,揭示了卵巢颗粒细胞的MVA通路是卵巢衰老过程中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缺陷和非整倍体发生的关键代谢调节因子。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衰老卵母细胞非整倍体的机制,为临床卵母细胞质量评估和卵巢衰老诊断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为提高卵母细胞质量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孙莹璞教授和杨庆岭副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年轻和中年小鼠不同器官的转录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分子层面发掘了卵巢更早衰老的证据,为全面揭示卵巢衰老分子机制起到重要里程碑意义。这一重要成果已被Nature Aging接收,为将来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五、搭建全国辅助生殖技术数据库平台,助力临床科研和质量控制

 

根据中华医学会的工作部署以及医学数字资源库建设要求,为实现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大数据的共享,帮助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进行质量控制,使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数据库与国际接轨,分会第四届委员会自2016年开始筹建“CSRM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数据上报系统”,并于2017年1月正式使用。通过数据上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上报机构的数据查询、质控图表生成、数据统计、数据校验、全国以及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年度报告和文件汇编查看等功能。目前数据库已经完成了2013—2021年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数据的上报工作,并实现了数据的查询、统计以及分析等功能。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