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 16:00:40来源:中国卫生杂志阅读:71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党委书记、副院校长
姚建红
推动智慧基层卫生体系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医疗健康”等创新模式为基层卫生体系智慧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着眼于新时代基层卫生改革发展需求,建议大力推动智慧基层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
加快完善智慧基层卫生体系技术支撑。搭建智慧基层卫生体系顶层架构,完善数据架构、应用系统架构、基础设施架构等业务架构。优化智慧基层卫生体系实施路径,通过规划指导、典型引路、重点建设、保障实施、测评验收、示范带动、全面推广等,推动基层卫生服务协同发展。明确数据交互方式,从数据格式、数据命名、语义标准、疾病代码标准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强化数据共享。加强多源异构数据整合汇聚,实现基层卫生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数据融合。
加快搭建一体化基层卫生服务数据中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标准化建设,建立整合式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搭建区域数字家庭医生服务平台,实现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构建智慧基层卫生服务知识体系,其中包括常见病知识库、传染病知识库、双向转诊知识库等。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挖掘基层卫生服务数据内在联系,开发面向基层卫生的辅助决策工具和健康管理模型。
加快应用智慧基层卫生服务。整合个人健康、疾病、运动、饮食等全生命周期的各类健康数据,完成更加全面的居民电子健康“画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个人健康数据开放,形成更加全面的健康数据维护和应用场景。建设个人健康管理“虚拟”服务窗口,开设慢性病门诊、预约检查检验等互联网诊疗服务项目,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亚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等,开展智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线上随访、复检预约等数字化服务;依托可穿戴健康设备,提供健康监测和疾病风险预警等服务。
加快智慧赋能基层医务人员。基于数据融合模型,自动匹配业务数据,自动生成各类报表,简化基层医务人员填报数据的工作量。推广临床辅助决策支持模型,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疑似疾病提示、异常指标预警等临床智慧化服务。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智慧健康教育服务,其中包括营养膳食、心理减压、健康运动、中医保健调摄、合理用药、疾病照护、康复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处方等。
加快完善智慧基层卫生服务绩效管理。建立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智慧化、日常化。基于人口模型和空间资源等,利用区域人群就诊数据、健康数据等,监测人群健康风险变化,提升基层卫生治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强化基层卫生服务数据监测,动态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服务、运行等基本情况,提升基层卫生资源动态调配和精准布局能力。
实现上述任务,必须加强组织保障。需推进部门、资源、政策间的统筹协调,建立智慧基层卫生服务推进机制。需抓实任务落实,制定符合实际、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智慧基层卫生服务评价机制。需严格执行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需积极鼓励试点,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及条件成熟的机构先行先试,以点带面促进智慧基层卫生服务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