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两会医声 | 刘梅林委员:请关注女性心血管病患者和基层老年慢病患者!

2024-03-04 16:09:29来源:医师报阅读:92次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教授,今年她将带着《关于促进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提案》《关于加强基层老年人慢病管理体系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2份提案上两会。

 

刘梅林 委员

 

促进女性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导致全球35%女性死亡。女性心血管健康不仅关乎生命质量和寿命,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990-2019年全球女性心血管病患病率总体下降4.3%,而我国女性心血管病患病率增加7.5%。 

 

目前,我国女性心血管健康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多数女性对心血管疾病致死、致残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防治理念。此外,我国女性心血管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医疗保健资源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促进女性心血管健康。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女性健康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提出要保障妇女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提升。《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针对女性健康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指标。为了落实上述规划,提出如下促进女性心血管健康的建议。

 

一、关注女性特殊性,筛查心血管风险: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常被低估,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孕期、哺乳期、绝经期等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和代谢改变均影响心血管健康。医疗机构加强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监测,针对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不同阶段的特殊性,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和支持。在单位、社区等场所提供便捷的体检服务,鼓励女性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早期发现女性心血管疾病。

 

二、广泛开展科普宣教,提高公众认知度: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知识,提高女性自身预防意识、重视程度及整个社会的认知度。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制作和传播科普资料等方式,普及女性心血管健康知识,提高女性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定期组织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邀请专家为女性提供专业指导。

 

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个体化防治策略:通过健康宣教,使女性认识保持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对维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意义。女性的健康理念不仅可以惠及自身还可使家庭成员获益。根据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如营养指导、运动建议以及防治方案。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女性提供心理咨询及心理疏导等服务,引导女性正确面对压力,保持积极心态,降低心理因素对心血管健康的负面影响。绝经期女性血糖、血脂、血压异常、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影响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应根据个体特征制定防治措施。

 

四、加强心血管健康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鉴于目前缺乏针对女性的临床研究和标准化防治策略,应鼓励、支持开展女性心血管健康多学科合作研究,深入探讨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和发病机理。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和防治措施。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不断提高我国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女性心血管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共同努力,营造关爱女性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议政府将女性心血管健康管理纳入公共卫生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确保城乡女性获得心血管疾病的筛查、预防和治疗服务。 

 

关于加强基层老年人慢病管理体系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防治与管理已经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点。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文件,对老年人慢病防治与管理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本提案围绕当前基层老年人慢病管理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慢病评估管理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规范管理流程,建立个性化的老年人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体系。

 

二、由基层医院和家庭医生团队做好慢病、失能失智患者的基层和家庭管理,建设规范的安宁疗护、人文关怀服务体系,方便患者在基层得到优质医疗照护。

 

三、定期进行老年人健康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健康指导、分层管理。完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对老年慢病患者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四、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实现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全面合作,进一步完善分级医疗和转诊机制,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连续性,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慢病医疗管理服务。

 

五、政策鼓励和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鼓励稳定的老年慢病以及失能失智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避免病情稳定的慢病患者占用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床位,确保危重疑难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六、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定向培训,根据2024教育部新增专业引导,推进在医学院校增设“老年医学和健康”专业,为基层培养老年医学人才。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的优势。

 

七、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医学人才投身于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引进专家及大型医疗机构退休医护人员到基层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和防治能力。

 

八、完善医保、医疗报销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补助,增加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及药品种类等,为老年人慢病管理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医疗服务政策保障,使慢病患者在基层医院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并减少患者为了获得长期服用药物频繁出入三甲医院。

 

九、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及资源投入,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形成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格局,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

 

十、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通过将医疗和养老资源整合,建立医养结合社区,为老年人提供集医疗、康复、养老于一体的慢病管理的智慧医疗康养服务体系。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