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中国之声 |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杰孚教授团队关于我国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和影响因素研究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全球健康》

2024-03-15 10:49:12来源:北京医院阅读:178次

心力衰竭(心衰)是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死亡率高、预后差。中国是世界上心衰负担最重的国家,截至目前,关于中国心衰死亡率和影响因素的大规模研究一直比较缺乏,及时、规范地开展该领域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学价值。

 

近日,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杰孚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王华教授为第一作者,李莹莹、柴坷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IF34.3)发表了题为“Mortality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heart failure in China: a nationwide Cardiovascular Association Database-Heart Failure Centre Registry cohort study”(中文译名:中国住院心衰患者死亡率: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衰中心注册队列研究)的研究论文,揭示出我国心衰住院患者出院后死亡率依然居高的现状。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居心衰患者死亡原因首位,占全因死亡的71.5%。

 

该研究还发现,射血分数降低(HFrEF)和射血分数轻度降低(HFmrEF)心衰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射血分数保留(HFpEF)的心衰患者。更值得关注的是,较低的指南依从性评分与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增加独立相关。研究结论不仅强调了提高指南依从性的重要性,也为临床提供了优化心力衰竭治疗策略的全新视角,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该研究将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衰中心数据库中,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从572家医院出院的230,637名成年心衰患者数据,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国死亡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相关联,研究后发现: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1年和3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4%、13.7%和28.2%;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居心衰患者死亡原因首位,占全因死亡的71.5%;随着年龄增长,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增长迅速,≥80岁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达到21.6%;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死亡率最高;二级医院出院、较低的指南依从性评分,均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独立相关。这项基于中国最大心衰数据库的全国性前瞻性研究表明:中国心衰患者出院后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不同射血分数类型心衰患者面临的危险因素不同,医院层面的诊疗质量、指南依从性对预后有重大影响,凸显出在中国推动遵循指南的心衰规范化治疗的必要性。

 

杨杰孚教授研究团队前期已开展多项大规模心衰流行病学调查,其中:基于5千万以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的调查,首次明确我国心衰发病率为275/10万人年,意味着每年新发心衰300万人,发现我国标化的心衰患病率1.1%,据此估计25岁以上心衰患者1210万人;基于心衰中心数据库,阐明了我国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的特点,发现患者合并症多、诊疗欠规范,且预后不佳,1年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率16.4%;阐明不同性别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差异,首次明确我国女性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预后情况,研究结果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以上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较好地明确了我国心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杨杰孚教授团队牵头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衰防控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心衰中心建设,帮助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00余家医院建立起规范的心衰管理模式和管理团队,以及集预防、诊断、治疗、综合管理及分级诊疗为一体的心衰防控体系,并构建了超80万例样本量的大型心衰数据库,推动实施以心衰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长期随访管理,使我国心衰诊治迈上新台阶,显著减少误诊漏诊,降低再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显著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杨杰孚教授团队牵头制定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和多部专家共识及团体标准,并牵头为国家卫健委制定了《心衰分级诊疗技术方案》。项目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大会发言,荣获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最佳技术与创新大奖,以及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杰孚教授(前排左六)研究团队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