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肾脏移植临床诊疗指南》之54
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摘要】 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感染病学等专家在《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新近的相关研究成果、专家共识、指南和成熟的临床经验,结合我国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诊治的临床现状,制定《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临床诊疗指南(2023 版)》,以期为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诊疗提供理论及临床实践参考,旨在改善及促进肾脏移植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肾脏移植;毛霉病;感染;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免疫抑制;指南
毛霉病(mucormycosis)是一种由毛霉目真菌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人类主要通过吸入真菌孢子囊而获得感染,偶尔可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皮肤创伤导致感染,在遗体捐献器官移植时期,供体来源的毛霉感染已有报道[1]。毛霉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肾脏移植受者是毛霉病感染的高危人群。该病诊断困难且常被延误,发病后往往迅速进展和具有破坏性,延迟治疗与死亡率增加有关。早期诊断和紧急外科手术和足量正规的抗真菌治疗有助于挽救生命;多学科参与的积极救治是提高肾脏移植受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基于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临床诊治的复杂性,需要建立规范的诊疗程序并提供更为优化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为此,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等专家,在《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新近研究结果及相关指南,并结合相关领域移植中心肾脏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的临床成熟经验,制定《肾脏移植受者隐球病临床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促进和改善肾脏移植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
一、指南形成方法
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 PREPARE)上以中英双语注册(注册号:PREPARE2023CN838)。
指南范围及临床问题的确定:首先通过指南专家会议对临床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选择出本指南拟解决的临床问题,并聚焦毛霉病诊断和治疗两大主要方面。
证据检索与筛选:按照人群、干预、对照、结局(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utcome, PICO)的原则对纳入的临床问题进行检索,检索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纳入指南、共识、规范、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非RCT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类型的证据。检索词包括:“器官移植”、“侵袭性真菌病”、“肾移植”、“毛霉病”、“流行病学”、“风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防”等。
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分级:本指南采用2009牛津大学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标准对推荐意见的支持证据体进行评级(表1)。
推荐意见的形成:综合考虑证据以及我国肾脏移植现状及临床可操作性和利弊等因素后形成初稿,经多轮组专家会议充分讨论,指南工作组确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临床诊疗总计19条推荐意见。经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全国器官移植与相关学科专家两轮会议集体讨论,根据其反馈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指南终稿。
表1 2009牛津大学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标准
二、流行病学
既往毛霉病经常与接合菌病互换使用,随着真菌界的系统发育重新分析,接合菌病已不再与毛霉病名称互换[2]。毛霉病描述的是由毛霉门真菌引起的感染,在致病性毛霉目真菌中根霉属最常见,其次为横梗霉属、毛霉属、根毛霉属和小克银汉霉属等。这类真菌是环境真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发霉食物和土壤中,其孢子可通过吸入、食入或外伤等途径感染人体引起毛霉病。毛霉病通常发生于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及免疫抑制的患者[3-4], 医学治疗技术和药物应用的迅速发展,感染的高发问题随之伴随,毛霉病的高危人群在不断扩大及增加。在20世纪中期,糖尿病是毛霉病主要的风险因素[5],最近几年,恶性肿瘤成为毛霉病另一类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因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化疗;此外,实体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更多的开展,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增加,都使免疫抑制的人群在扩大和增加。供者来源的毛霉病感染也是遗体捐献器官移植时期不容忽视的感染途径。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发生毛霉病感染的病例报道在增加[1,6-7],这一现象应引起肾移植临床重视。毛霉病的全因死亡率从40%~80%不等,根据患者潜在条件和感染部位的不同,死亡率有所不同。据报道,具有健康免疫状态和无合并症的患者生存率最高,恶性血液病患者和移植受者以及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预后最差,播散性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播散性疾病,死亡率可高达80%;局部鼻窦或皮肤感染的死亡率较低,早期基于组织的诊断通常是可行的,手术清创可能导致治愈[4]。新生儿和其他患有胃肠道毛霉病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死亡率也很高,这可能与诊断延误和多种微生物感染致败血症有关。通常生存率的提高与早期诊断和早期多学科提供有效治疗方法有关[2,6,8]。近年来尽管对这种疾病的了解有所提高,并且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毛霉病的存活率仍然无显著改善。
三、临床特征
毛霉病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通常分为6种临床类型,即:肺毛霉病、鼻-眶-脑毛霉病、皮肤毛霉病、肾毛霉病、胃肠毛霉病以及播散性毛霉病等。
临床问题1:肺毛霉病肾脏移植受者有哪些临床特征?应做哪些重要检查?
推荐意见1:肺毛霉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和体征、抗细菌治疗无效;肺部CT检查有“晕征”、“反晕征”、 CT肺血管造影显示血管闭塞及肺血管破坏改变等“特征性表现”,具有重要临床协助诊断意义,建议尽快行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推荐意见2: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或感染部位组织样本的mNGS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或直接涂片,若查到毛霉样菌丝,均有助于毛霉病诊断(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a)。
肺毛霉病是由于呼吸道吸入毛霉孢子所致。肺毛霉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感染者多为免疫抑制过度的肾脏移植受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伴有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发生在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过程中。特征性临床表现[1,2,8-10]:①持续高热、咳嗽、可伴咯血和胸痛;②抗细菌治疗无效,或应用伏立康唑患者出现突破性真菌感染时,应考虑毛霉等伏立康唑不敏感真菌致病的可能;③肺部CT可见到楔形实变、晕征(磨玻璃不透明区域周围的实变环)、反晕征(局灶性圆形弱毛玻璃区域由几乎完整的实性环包绕)、胸腔积液、多发结节或肿块(初次胸部CT检查即发现10个以上结节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单纯依靠影像学表现往往难以与侵袭性肺曲霉病等其他侵袭性肺真菌感染鉴别。需进行病原学检查。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直接涂片,或感染部位组织样本的mNGS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具有快速诊断优势,有利于及时诊断及临床干预。
临床问题2:鼻⁃眶⁃脑毛霉病肾脏移植受者,有哪些临床特征?应做哪些重要检查?
推荐意见3:肾脏移植受者出现面部疼痛、鼻窦炎、眼球突出、眼球固定、眼睑下垂、新诊断的黑朦或两者合并等临床特征,以及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表现,建议行颅脑CT或MRI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鼻窦炎症和骨质破坏,对鼻⁃眶⁃脑毛霉病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推荐意见4:影像学检查有特征性表现、存在基础疾病、结合临床症状怀疑毛霉病时,建议尽快行鼻内镜检查、相应部位分泌物或鼻窦穿刺吸取物mNGS 等病原学检测或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a)。
肾脏移植受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鼻-眶-脑毛霉病,感染通常起源于副鼻窦,伴有骨质破坏,然后波及眼眶、面部、腭和/或脑,是一种急性、进展快速、病情凶险的感染,病死率高。早期症状如头痛、鼻塞等,随着病情发展,出现面部肿胀疼痛,鼻腔内可有暗红色血性分泌物流出,可伴发热。若感染波及眼眶,可引起眶周持续性肿胀及皮肤变色。面部皮肤出现坏死及黑色焦痂。还可出现眼球突出、眼肌麻痹、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和固定,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感染可扩散至脑,导致脑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1,5,11-12]。诊断不明时,应尽早行鼻内镜检查,以及相应部位分泌物或鼻窦穿刺吸取物mNGS 快速检测诊断及其它病原学检测或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临床问题3:皮肤毛霉病肾脏移植受者,有哪些临床特征?应做哪些重要检查?
推荐意见5:具有宿主风险因素的肾脏移植受者,出现皮肤肿胀、脓肿、坏死、干溃疡和黑痂等皮肤感染,好发于面部和四肢暴露部位,是皮肤毛霉病特征性表现,明确诊断建议尽快作病原学检查(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c)。
皮肤毛霉病是毛霉病中的轻型,病死率较低[11-12]。主要分为两种临床类型,一种为急性坏死性,表现为红斑、肿胀、脓疱、溃疡、坏死和焦痂等;常发生于烧伤患者、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处、免疫抑制患者的导管插管处以及使用过污染的外科敷料患者。另一种为亚急性或慢性皮肤毛霉病,主要发生在外伤性损伤,手术部位,虫咬后皮肤破损处;感染好发于面部和四肢暴露部位,皮肤肿胀、脓肿、坏死、干溃疡和黑痂是特征性表现。鼻部皮肤感染者可累及鼻窦,但一般不侵犯脑。严重者可出现毁容性损害,积极治疗预后较好[1,5,11]。皮肤毛霉病明确诊断需作病原学检查。
临床问题4:肾毛霉病肾脏移植受者有哪些临床特征?应做哪些重要检查?
推荐意见6:肾脏移植受者出现发热、移植肾区胀痛、血尿或无尿等临床表现,如疑似肾毛霉病,建议做病原学检查包括体液mNGS等快速分子诊断检测,尿液真菌涂片及培养,尽快明确诊断(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原发性肾毛霉病在我国和印度报道病例较多,多为单发肾脏毛霉感染,常发生在肾脏移植受者或免疫抑制状态下的患者,也可发生在无明显基础疾病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移植肾区胀痛,压痛,血尿或无尿,CT和超声检查有助诊断,移植后早期发生的移植肾毛霉菌感染多为供者来源的感染[1-2],肾毛霉病明确诊断建议做病原学相关检查包括mNGS等快速分子诊断检测,尿液真菌涂片及培养以利及时诊断尽早干预。
临床问题5:胃肠毛霉病肾脏移植受者,有哪些临床特征?应做哪些重要检查?
推荐意见7:肾脏移植受者出现发热、上腹疼痛、腹胀、胃肠道出血症状或胃肠穿孔等表现,如疑似胃肠毛霉病,建议做胃肠镜及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
胃肠毛霉病[1,5]是由食入污染了真菌孢子的食物所致。原发胃肠毛霉病以婴幼儿多见,营养不良、早产是可能的高危因素。我国胃肠毛霉病主要继发于慢性消化道溃疡患者。国外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胃肠道毛霉菌病中,肠道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占64.2%),其次为胃(占33%);成人常可表现出上腹疼痛,腹胀、发热或胃肠道出血、穿孔等症状;胃肠镜检查可帮助诊断,明确诊断建议做相关病原学检查[4,8]。
临床问题6:播散性毛霉病肾脏移植受者,有哪些临床特征?应做哪些重要检查?
推荐意见8:肾脏移植受者出现发热、免疫抑制过度状态、肺部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同时累及2个或2个以上不相邻的脏器,疑似播散性毛霉病,建议及时做病原学检查包括mNGS等快速分子诊断检测,尽快明确诊断及时临床干预(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a)。
播散性毛霉病常见于器官移植免疫抑制过度或移植受者合并发生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或伴有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表现为毛霉感染同时累及2个或2个以上不相邻的脏器[1-4,8]。肺部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鼻窦、肝和肾。毛霉病的其他罕见表现形式包括心内膜炎、骨骼和关节感染、腹膜炎和肾盂肾炎等,播散性毛霉病病死率最高,可达80%。建议及时进行包括mNGS等快速分子诊断方法检测及其它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以利临床及时干预。
四、诊断
毛霉病诊断应综合多项指标[1,2,8]:①患者存在感染的风险因素(宿主因素);②临床特征性表现;③CT、MRI影像学特征性表现;④结合病原学证据:微生物、组织病理、分子生物学等检测。同时具备宿主因素、临床表现、微生物学证据及组织病理依据为确诊毛霉病。对于来自无菌部位取材的组织或其他标本,采用病原学或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发现毛霉目真菌也可以确诊毛霉病。同时具备宿主因素、临床表现和微生物学证据为临床诊断毛霉病。只具备宿主因素和临床表现为拟诊毛霉病。
临床问题7: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病原学诊断包括哪些方面?采用哪些标本?
推荐意见9:毛霉病病原学诊断方法包括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建议对高危受者积极进行微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组织或坏死组织是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测样本,对毛霉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a)
推荐意见10:建议对疑似毛霉病肾脏移植受者获取坏死组织或活检组织压片后进行荧光染色,如发现毛霉样菌丝可以作为毛霉病确诊证据(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a)。
推荐意见11:对无菌部位取材的组织或其他标本,采用病原学或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发现毛霉目真菌可以确诊毛霉病(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毛霉病的不同临床类型虽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并非是毛霉病特异表现,毛霉病的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培养;此外,痰、BALF、支气管刷取物、鼻窦穿刺吸取物也有助于病原学诊断发现毛霉目真菌[1,2,13-14]。为明确感染病原体,组织标本可选择苏木精-伊红(HE)染色、高碘酸-希夫(PAS)染色以及六胺银染色,其中六胺银染色是首选[1,8];在组织标本切片中可显示为宽大、不规则,无分隔或极少分隔或直角分枝的菌丝。应当注意的是,一般组织病理即使有毛霉菌的特征性改变,组织培养也可能为阴性;同样血培养也很少呈阳性。临床应注意毛霉目真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和1,3-β-D 葡聚糖检测(G试验)均呈阴性。无菌部位取材的组织或其他标本如脑脊液、胸腔积液、关节液检查如发现毛霉目真菌有助诊断。
临床问题8:毛霉病在急、慢性病变中具有哪些不同的重要特征?
推荐意见12:毛霉病在急、慢性病变中可显示不同特征:急性病变中,出血性梗死,凝血性坏死,血管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神经周围浸润是特征性表现;但在慢性病变中,可表现为脓性肉芽肿性病变,建议临床注意区别,避免误诊。(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毛霉目真菌容易侵犯血管、破坏受累器官的组织,导致血管血栓形成及组织坏死而出现黑色焦痂;急性病变中,出血性梗死、凝血性坏死、血管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神经周围浸润是特征性表现,但毛霉病慢性病变可表现为脓性肉芽肿性病变的特征,临床应注意鉴别避免误诊[1,8]。
临床问题9:为提高毛霉病病原学诊断水平,除送检真菌涂片及疑似病变组织标本培养外还有哪些其它重要方法可以采用?
推荐意见13:鉴于毛霉目真菌培养阳性率低、血清学G试验和GM试验均阴性等,对怀疑毛霉目真菌感染时,建议在送检真菌涂片和标本培养的同时,进行血液、分泌物、灌洗液或感染部位组织样本的mNGS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以利快速诊断及时治疗(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a)。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如mNGS 等检测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到含量很低的真菌DNA,有利于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1-2,8];尤其对疑难复杂病例,常规检查无法诊断时具有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作用。mNGS 无偏性的特点,在相对罕见的毛霉感染以及混合感染诊断层面具有优势,尤其通过mNGS检测将病原菌鉴定至种级别,可对临床用药起到指导作用。但对于mNGS 检出的毛霉目真菌低序列(一般小于10条),尤其是非无菌部位,不能排除试剂污染、取材污染或环境来源污染等情况,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常规微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1-2,8]。
五、治疗
临床问题10:外科手术是否作为毛霉病治疗的重点环节?
推荐意见14:除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外,手术清除病灶是毛霉病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推荐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早外科手术,必要时应重复切除病变组织、感染脏器或有效清创(推荐强度A,证据等级1a)。
毛霉病单纯依靠全身抗真菌药物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在积极抗真菌治疗的同时,条件允许情况下尽早外科手术,必要时重复切除病变组织、感染脏器或有效清创是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环节[1-2]。此外,毛霉病的治疗环节也要特别注意积极处理基础疾病,调整肾脏移植受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包括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提高粒细胞水平、尽可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或下调整体免疫抑制药物剂量、停用去铁胺等处理。
临床问题11:毛霉病抗真菌药物治疗应如何选择及应用?
推荐意见15:基于毛霉病较高的病死率,抗真菌药物治疗推荐首选两性霉素B脂质体(推荐强度A,证据等级1b)。
推荐意见16:毛霉病抗真菌治疗推荐将两性霉素B脂质体作为一线治疗,剂量(AmBisome)一般不低于每天5mg /kg,并根据肾脏移植受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a)。
诸多临床资料证实毛霉病抗真菌药物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脂质体[1-2,15-16],国外指南推荐每日5~10 mg/kg(AmBisome),剂量不应在几天内缓慢增加,而应该从第一个治疗日起即给予足量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通常剂量不低于5 mg/kg(AmBisome)。两性霉素B脂质体应用应注意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多为可逆性,及时停药后可以恢复。目前国内上市的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主要包括脂质体和脂质复合物(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2种;其中,通用名称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有国产和进口(AmBisome)2种,但说明书中相关信息如规格和适用人群等均有部分差异;两性霉素B脂质体国产与进口的初始剂量相差数倍,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剂量与两性霉素B普通制剂接近,包封状态和包封率的区别会影响给药剂量和药物疗效,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区别,应根据肾脏移植受者肾功能情况并参考不同产地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药物说明书进行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国外上市及应用多年,多个国际、国内专业学术机构及指南均推荐将其作为侵袭性真菌病经验性和诊断驱动治疗的一线药物,且相较其他两性霉素B制剂推荐级别更高[1-3]。故对于肾移植受者毛霉病这一病死率很高的疾病,优选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将使患者更多获益。
临床问题12: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期间如存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或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耐受时应如何进行治疗调整?
推荐意见17: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期间时应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如患者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或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耐受,建议应用泊沙康唑或艾沙康唑治疗(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在严重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 15 ml/min)或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耐受的情况下,选择应用泊沙康唑或艾沙康唑已被一些临床研究证明有效,并使患者获益 [1,15,17-19]。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两性霉素B脂质体或脂质制剂/两性霉素B不耐受或药物不可及的患者,可将泊沙康唑作为首选治疗之一;优选泊沙康唑注射液300mg,2次/d(第1天),后续300mg,1次/d,病情稳定后可用泊沙康唑肠溶片300mg,1次/d序贯治疗;疾病稳定者初始治疗也可选用泊沙康唑肠溶片300mg,2次/d(第1天),后续300mg,1次/d;对于危重症患者,可以使用泊沙康唑注射液或肠溶片(优先考虑注射液)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进行抗真菌治疗;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样也应注意:泊沙康唑注射液应根据移植肾功能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应用还是更换艾沙康唑注射液[6,15,18,20-22]。
临床问题13:毛霉病抗真菌治疗时是否需要常规作药物敏感试验?
推荐意见18:毛霉病肾脏移植受者抗真菌药物治疗,不建议进行常规体外药敏试验,对治疗失败者可对分离真菌进行体外药敏检测(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a)。
毛霉目真菌对大多数抗真菌药物存在天然耐药或不敏感,因而通常不需要对其进行常规体外药敏试验。体外药敏结果也仅供临床参考。对于临床治疗失败的患者可对分离真菌进行体外药敏检测,以利临床指导用药[1,8]。
推荐意见19:毛霉病治疗疗程的时间尚未确定,停药基本的要求为患者病情及免疫抑制过度等得到显著改善,以及实验室病原学等检查无异常(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毛霉病所需的治疗疗程时间尚无统一标准,通常的治疗时间为几周到几个月,应依据综合指标决定是否停止治疗,包括:感染的体征和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指标、免疫抑制状态、以及糖尿病控制情况。文献报道[6,8-9]在泊沙康唑几项口服混悬液制剂研究中,治疗持续时间从1周~近3年不等,平均持续时间约为6个月;艾莎康唑一线治疗或挽救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84天。长期幸存者的晚期复发有文献记载[6-9],提示充足的疗程对治疗毛霉病是需要的。毛霉病治疗同时应注意调整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尽可能减少或必要时停用糖皮质激素或下调患者的免疫抑制剂水平、控制血糖[23]、纠正酸中毒、提高粒细胞水平、停用去铁胺等,这些将有助于临床病程改善。
六、小结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是肾移植术后移植受者常见的重要感染并发症,并严重威胁移植受者的生命。器官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IFD疾病特点及病程变得多变、复杂,其危险因素、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和救治措施均与非免疫抑制人群存在明显区别。在侵袭性真菌病肾脏移植受者中毛霉病虽然并不很常见,但临床病程凶险且病死率高。本指南的制定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共识、指南及部分临床成熟经验,概要介绍了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病原学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及原则,以期为肾脏移植受者毛霉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以及理论和实践指导,对加强多学科合作,提高我国肾脏移植整体诊疗水平具有促进意义。生物学、免疫学及医学科学等学科正在快速发展,致使现有的“指南”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毛霉病诊治的临床新问题,将“指南”的应用紧密结合不同患者的病情,以及参考与借鉴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最新医学科学发展相关的IFD诊治新技术、新方法,将使肾移植患者更多获益。
执笔作者:王祥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通信作者:
门同义(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Email:menty85788117@163.com
王祥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Email:13601723465@163.com
主审专家:薛武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同义(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朱有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审稿专家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小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晨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祥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丰贵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巨春蓉(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启全(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朱利平(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李新长(江西省人民医院),李现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文利(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陈劲松(东部战区总医院),戎瑞明(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苗芸(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张雷(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刚(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洪澜(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金海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学中心),谢续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CORNELY OA, ALASTRUEY-IZQUIERDO A, ARENZ D, et al. Global Guideline Writing Group. Global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mucormycosis: an initiative of the European Confederation of Medical Mycology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Mycoses Study Group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onsortium. Lancet Infect Dis,2019,19(12):e405-e421.
[2]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毛霉病专家共识工作组.中国毛霉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 中华内科杂志,2023,62(6): 597-605
[3] CORNELY OA, LASS-FLORL C, LAGROU K, et al. Improving outcome of fungal diseases. Guiding experts an d patients towards excellence. Mycoses, 2017, 60: 420–25.
[4] PRAKASH H, GHOSH AK, RUDRAMURTHY SM, et al.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n mucormycosis in India: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d Mycol, 2019,57: 395–402.
[5] CORZO-LEON DE, CHORA-HERNANDEZ LD, RODRIGUEZ-ZULUETA AP, et al. Diabetes mellitus as the major risk factor for mucormycosis in Mexico: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outcomes of reported cases. Med Mycol, 2018,56: 29–43.
[6] REID G, LYNCH JP 3rd, FISHBEIN MC, et al. Mucormycosis. 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20, 41(1):99-114.
[7] ABD El-BAKY RM, SHADY ER, YAHIA R, et al. COVID-19 associated Mucormycosis among ICU patients: risk factors, control, and challenges. AMB Express, 2023, 22;13(1):99.
[8] LYNCH JP 3rd, FISHBEIN MC, ABTIN F, et al. Part 1: Mucormycosis: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23, Jul-Dec;21(7):723-736.
[9] HAMMER MM, MADAN R, HATABU H. Pulmonary mucormycosis: radiologic features at presentation and over time. AJR Am J Roentgenol, 2018,210: 742–47.
[10] NAM BD, KIM TJ, LEE KS, et al. Pulmonary mucormycosis: serial morphologic changes on computed tomography correlate with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Eur Radiol, 2018,28: 788–95.
[11] VALLVERDU VIDAL M, IGLESIAS MOLES S, PALOMAR MARTINEZ M. Rhino-orbital-cerebral mucormycosis in a critically ill patient. Med Intensiva, 2017,41: 509–10.
[12] GOH LC, SHAKRI ED, ONG HY, et al. A seven-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myc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fungal rhinosinusitis in a single-centre tropical climate hospital. J Laryngol Otol, 2017, 131: 813–16.
[13] KUNG VL, CHERNOCK RD, BURNHAM CD. Diagnostic accuracy of fungal identification in histopathology and cytopathology specimens.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8,37: 157–65.
[14] ZAMAN K, RUDRAMURTHY SM, DAS A, et al. Molecular diagnosis of rhino-orbito-cerebral mucormycosis from fresh tissue samples. J Med Microbiol, 2017, 66: 1124–29.
[15] LYNCH JP 3rd, ZHANEL GG. Part 2: mucormycosis: focus on therapy.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23, Jul-Dec;21(7):737-748.
[16]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 两性霉素B不同剂型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内科杂志, 2024, 63(3): 230-257.
[17] CORNELY OA, MULLANE KM, OSTROSKY¬ZEICHNER L, et al. Isavuconazole for treatment of rare invasive fungal diseases. Mycoses, 2018,61: 518–33
[18] CORNELY OA, DUARTE RF, HAIDER S, et al. Phase 3 pharmacokinetics and safety study of a posaconazole tablet formulation in patients at risk for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6,71: 1747
[19] MARTY FM, CORNELY OA, MULLANE KM, et al. Isavuconazole for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diseases caused by more than one fungal species. Mycoses, 2018, 61: 485–97
[20] KIM JH, BENEFIELD RJ, DITOLLA K. Utilization of posaconazole oral suspension or delayed-released tablet salvage treatment for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Mycoses, 2016,59: 726–33.
[21] LEE S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vasive Mold Diseases. Infect Chemother, 2023, 55(1):10-21.
[22] MUKHERJEE M, VERMA AK, BANDYOPADHYAY T, et al. Optimization of Oral Posaconazole Step Down Therapy in Management of Rhino-Orbital-Cerebral Mucormycosis (ROCM): Outcome of an Institutional Protocol. Indian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23, 75(4):1-7.
[23] LI YH, SUN P, GUO JC. Clinical analysis of diabetic combined pulmonary mucormycosis. Mycopathologia, 2017, 182: 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