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 匠心独运,彰显北京血液学风采——2024年第十七届北京血液学术年会在京盛大召开
2024-07-08 09:46:32来源:2024年第十七届北京血液学术年会阅读:166次
——编者按
盛夏京华会,万物皆葱翠。由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的“2024年第十七届北京血液学术年会”于2024年7月5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楼陆道培学术报告厅盛大召开。会议汇聚了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及相关从业人员,针对血液学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智慧碰撞。本次大会不仅是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更是北京地区血液学研究成果的璀璨展示窗口,众多前沿科研成果在此精彩亮相。
群英汇聚,盛会启幕
张晓辉教授主持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张晓辉教授主持。张教授对参加本次大会的中外专家及参会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由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周道斌教授,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分别发表致辞。
周道斌教授发表致辞
周道斌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新一届委员会的带领下,本次北京血液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与往年年会相比,本次年会更着重原创性工作的展示,特别设置了“北京之声”和“北京佳作”环节,充分展示了北京地区各单位的贡献和创新。他表示,这种原创性不仅提升了北京年会的品质,也赢得了其他省市学会的关注和认可。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并期待未来的活动持续保持这种良好势头。
江倩教授发表致辞
江倩教授首先对北京医学会对本次会议的全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自今年年初的POST-ASH会议后,近半年来又收集到大量的国际会议oral报告,同时两年间累积高分论文近70篇,结合各单位推荐的代表作,终成今日展示内容。此外,本次会议还十分荣幸邀请到欧洲白血病网(ELN)的缔造者和主席Rüdiger Hehlmann教授、Leukemia杂志主编Robert Peter Gale教授进行精彩分享。她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本次会议定将圆满成功,共绘学术新篇章。
周道斌教授和刘开彦教授主持会议
开幕式后,进入“学术报告”阶段。在周道斌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刘开彦教授的主持下,Rüdiger Hehlmann教授带来了“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ELN recommendations for CML”的精彩报告,深入阐述了ELN作为推动白血病研究合作的重要平台,其致力于通过合作研究探索白血病的治愈途径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策略。同时,他还就当前CML治疗的推荐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优势与局限,这对于我们即将进行的改版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Rüdiger Hehlmann教授进行主题报告
随后,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郑胡镛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协和医院庄俊玲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李利红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宗儒医生、杨森医生、张小帅医生、宝梅医生等众多与会专家,就相关问题与Rüdiger Hehlmann教授进行互动交流。
郑胡镛教授主持讨论环节
与会专家热烈参与讨论
在江倩教授的主持下,Robert Peter Gale教授报告了“How to do good science and get your study published”的主题内容,全面剖析了中国科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指出出版物数量激增与期刊多样化,同时强调了中国科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他进一步指导了如何开展严谨的科学研究,并分享了将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在顶尖期刊的策略,特别鼓励年轻医生积极参与科研,提升学术影响力。
Robert Peter Gale教授进行主题报告
江倩教授主持会议
随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的主持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亮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赵晓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旖旎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卢晟晔医生、于露医生、赵祎婧医生等众多与会专家围绕该话题进行了积极讨论。
景红梅教授主持讨论环节
与会专家热烈参与讨论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小沛教授的主持下,张晓辉教授带来了“多角度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标书撰写”的精彩演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标书撰写的核心要点,并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他强调了研究工作中可视化展示的重要性,通过图表、模型等直观方式展示研究成果,能够更有效地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在学术发表方面,特别提醒了作者顺序的注意事项,确保申请材料的准确无误。
张晓辉教授进行主题报告
王小沛教授主持会议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北京之声”与"北京佳作"两大亮点交相辉映,不仅彰显了会议的深度与广度,更将北京在血液学领域的璀璨成就推向了高潮。精心策划的“北京之声”,特别邀请了近半年来在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中脱颖而出、获选口头报告的北京杰出学者,他们携带前沿研究成果登台献讲,通过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报告,将北京科研的活力与创新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报告如同清脆的北京之声,回响在国际学术的殿堂,传递着中国智慧与力量。
与此同时,“北京佳作”环节则是对北京地区医疗科研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经过严格筛选,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近2年内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IF>10)及代表性作品脱颖而出,这些成果不仅是科研团队辛勤耕耘的结晶,更是北京乃至中国血液学领域研究深度与广度的有力证明。通过这一平台,与会者得以深入交流探讨,共同见证并分享了北京专家在科研探索道路上的卓越成就与不懈追求。
会议最后,江倩教授进行了深刻而精彩的总结。她指出,本次盛会汇聚300余位血液学领域专家学者,他们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不仅彰显了血液学研究的蓬勃生机,更为未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以其独特而创新的形式,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赢得了其他省市学会的高度认可与赞誉。本次会议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区域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形式,以期共同推动学术交流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携手共创血液学领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