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19:34:35来源:围术期医学论坛阅读:167次
随着麻醉学领域的不断进步,从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的转变已取得显著成效。这一进程不仅见证了麻醉学科自身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革新,也彰显了麻醉学科在围术期医学中的核心地位和医疗服务的深度化与精细化。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展望未来。围术期医学的未来趋势值得深入探讨,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老年麻醉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更有效地管理风险、优化老年麻醉的实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围术期医学论坛》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分享麻醉学科未来的研究重点和老年麻醉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专家介绍
下滑查看↓
从麻醉学迈向围术期医学成绩斐然,“加速术后康复”指引未来新方向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麻醉学科经历了蓬勃发展,麻醉安全性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麻醉相关死亡率大幅下降。然而,尽管部分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手术阶段,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问题依然突出。麻醉医生在确保麻醉安全的同时,也应关注患者术后的长期康复和预后情况。基于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提出了“从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转变”的发展方向。王天龙教授介绍道,“从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的转变”是熊利泽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二届主任委员期间所提出的倡议。在麻醉学领域,随着这一理念的推广,众多医院纷纷响应,将麻醉科更名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这一变革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实质性地推动了麻醉学从单一的麻醉服务向全面围术期医学服务的深度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患者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仅仅关注麻醉相关的死亡率,而是扩展到了围术期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王天龙教授指出,随着理念的改变和临床研究实践方法的多样化变革,患者的医疗效果评估已经从单纯关注麻醉相关死亡率,转变为更加注重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减少。这一转变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根据国际研究数据,高达99.3%的患者死亡都发生在手术后,而与麻醉直接相关的死亡比例术中仅占0.3%,这一数据有力地佐证了从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转变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当谈及麻醉学科未来研究重点时,王天龙教授着重强调:“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降低围术期患者的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不断优化临床实践方法,促使患者术后恢复得更好、并发症更低、死亡率更低。”
老年麻醉多项关键难题已攻克,脆弱脏器保护和精准麻醉仍待突破
加强术前筛查和多学科评估,加速老年患者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