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智能化监测与药物警戒体系建设”分会场亮点 |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
2024-08-15 14:56:17来源: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阅读:100次
会议官网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 时间:2024/08/23~08/25 地点: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 进入会议
分会场主席
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是药物临床应用关注的核心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形成全品种、全过程的监管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明确药品安全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应建立药物警戒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他与用药有关的有害反应进行监测、识别、评估和控制。
药师是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目标不可替代的专业队伍,是用药安全的守门人,保障患者安全用药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在新药研发、药品临床应用的全生命周期中,科学、系统地实施安全用药监测策略,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会场主题为“药品不良反应智能化监测与药物警戒体系建设”,以药品全生命周期安全性研究为主线,邀请来自全国各地药物毒理学、循证药学、人工智能、药物警戒、临床药学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从药物毒性机制,药品上市前、上市后安全性监测、识别、评估和预警以及基于循证药学和临床实践构建药物警戒评价体系等多维度进行专题报告。本会场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何金汗教授讲授蛋白修饰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左笑丛教授讲授基于数据智能技术的药物警戒解决方案及临床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医药知识工程与智能软件实验室刘勇国教授讲授药品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浙江大学医学院那仁满都拉教授讲授三氧化二砷及其代谢产物靶向细胞器的毒性机制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葛广波教授讲授药物代谢酶介导的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曾力楠教授从循证药学角度讲授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郭浩教授讲授基于大数据开展医疗机构药物警戒研究实践。本会场不仅涵盖药物毒理机制研究助推新药研发及转化;也涵盖运用数智化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循证药学方法,构建药物警戒体系助力临床实践用药安全,期望这场学术盛宴可以给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各位同仁带来新的启迪。
诚挚邀请各位药学同仁参与“药品不良反应智能化监测与药物警戒体系建设”分会场,为保障药品安全,促进药品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贡献药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