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NCLM 2024专题报道 | “One health”背景下融合医工创新,深化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与耐药性研究

2024-08-27 17:03:04来源: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阅读:68次

会议官网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时间:2024/08/22~08/24 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进入会议

 

2024年8月23日下午,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三楼301室,《“One health”背景下融合医工创新,深化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与耐药性研究》专题会议如期召开。专题负责人是应斌武教授(华西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任)和曹炬教授(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杜鸿教授(苏州大学检验医学研究所所长,苏州市临床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参与版块策划。
会议由徐元宏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和李娟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检验医学中心教授)主持。曹炬教授、刘玮教授、王辉教授、耿佳教授、杜鸿教授、周连群教授进行专题演讲,以及六位青年学者进行口头发言。
 

首先演讲的是曹炬教授,演讲题目是《脓毒症标志物的发掘、评估和转化》。曹教授以一个病例分析为引子,讲述了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继而深入讲解了AIM和BMP9在脓毒症中的功能机制研究、BMP9作为脓毒症风险分层/风险评估指标的临床意义。最后曹炬教授对该研究进展总结为三部分,分别是:

(1)脓毒症引起宿主免疫失衡的分子机制

(2)脓毒症宿主导向免疫治疗的药物靶标

(3)脓毒症风险分层和个性化治疗的免疫标志。

在曹炬教授精彩的演讲结束后,徐元宏教授李娟教授进行了点评,认为曹教授的研究,为开展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脓毒症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第二位进行演讲的是刘玮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演讲题目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重症分子标志物与防控》。刘教授先是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概念、特征以及致病过程、SFTS患者临床进展和预后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讲述了SFTS诱发重度炎症反应的致病机制以及牛磺石胆酸控铁死亡抑制病毒复制的新机制。刘教授称SFTS为东方黑死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位主持对刘教授讲座进行了点评,认为刘教授的研究和报告为SFTS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分子,对其防控建立了新的技术手段。

 
 

下一位是王辉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检验医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进行演讲,演讲题目是《病原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性能提升和临床应用》。王辉教授先简单讲述了病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技术难点,之后深入介绍了创新性使用mNGS(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技术)数据同时诊断感染和肿瘤以及宏基因组测序耐药菌的溯源,最后通过三种NGS检测方法进行综合性差异对比,说明了血浆mNGS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决策制定和调整的积极影响。王辉教授说明了后续为尽可能满足临床特殊需求调整工作的流程。主持专家认为王辉教授的研究和汇报,客观评价了mNGS技术的价值和优缺点,进行了大胆实践和有益探索,对专业发展很有助益。

 

第四个演讲专家是耿佳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医学科研究员),他演讲的题目是《纳米孔单分子基因、蛋白和小分子组学技术与精准诊断》。耿佳教授先是说明了利用生物传感器进行单分子水平药物检测的原理,后讲述了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现状及医疗需求、背景。之后讲述了单分子药物实时浓度的监测仪、试剂盒和软件,及纳米孔DNA测序技术演变过程和它的未来发展。最后,耿佳教授总结了三项药物单分子检测的器件和算法软件。主持专家对演讲进行了感谢,并点评:基于功能纳米孔的小分子药物和蛋白测序,结合纳米孔DNA测序,为纳米孔单分子多组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第五位讲演专家是杜鸿教授(苏州大学检验医学研究所所长,苏州市临床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所演讲的专题题目是《医院环境微生物对耐药研究进展与实践》。首先,杜鸿教授介绍了医院环境中微生物与患者的传播链以及空气中出现的一些致病菌。通过对医院空气中可能会出现的菌株进行研究,证实医院的污水与临床感染有密切关系,提示医院需要加强对污水环境中的耐药细菌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预防水中耐药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主持专家认为,杜教授的研究和讲座对环境菌株耐药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总结,对其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一位演讲的是周连群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他演讲的题目是《医工融合助力分子检验新技术探索》。在演讲之初,周连群教授先是对于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进行了介绍。后讲述了面对临床检测中迫切需求的肿瘤、微生物等检测对象所研究的新型检测技术的探索,如对单细胞分析率的多组学信息融合分析;数字化微孔数字核酸实时分析方法研究;实时数字多重检测方法和试剂。之后阐述了对于已经完成的一些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将院内的一些方法原创进行加速转化,与院内机构、医院、IVD企业长期合作协同,共同推动了这些项目的转化。主持专家认为,周教授的医工融合理念与实践,对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在六位教授完成专题演讲后,六位青年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的口头汇报。分别是:田学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褚晓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廖静(四川大学)、王亚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玉双(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张春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口头汇报内容十分精彩,主持专家进行了深入点评。汇报结束后,徐元宏教授李娟教授颁发感谢状。

 
 

此次会议座无虚席,到会听众大有收获,反响热烈,纷纷向各位专家和讲者致敬。最后,两位主持专家宣布本次会议圆满结束,期待明年再相聚。

宣传员:
宁永忠(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李明月(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医学专业)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