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 15:17:18来源: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阅读:235次
会议官网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 时间:2024/10/17~10/20 地点: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 进入会议
10月17日晚,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即将拉开帷幕的前夕,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委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韩德民教授,分会主任委员黄志刚教授,前任主任委员吴皓教授,候任主任委员杨仕明教授,副主任委员文卫平教授、王德辉教授、马秀岚教授、张罗教授,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鞠秀婷老师以及全体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主任委员黄志刚教授就2023—2024年度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工作内容向全体委员作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在学术会议筹办及相关会议报批方面,分会不仅成功举办了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也在积极筹备第二十一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同时,分会还完成了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自评,以及中华医学会2025年学术会议报批及专科分会学术会议资料征集工作。其次,在中华医学会指导下,分会积极开展了中华医学会网络安全检查工作和中华医学会外事会议及交流工作,并对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科学问题进行了统计和讨论,共计收到各专业30余项科学问题;为深入开展生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分会面向全体成员征集“科普中国生命健康”优秀科普作品;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信息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政务信息推动工作的作用,分会完成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此外,分会还积极参与并协办了多项重要工作,包括:(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和手术疑难程度分级目录核定;(2)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共病调查;(3)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外聘专家增补。黄教授表示,过去一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在全体常委和委员的领导下,全体同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医学会及上级单位布置的各项任务,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致力于推动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紧接着,鞠秀婷老师介绍了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的筹备情况,内容涵盖会议基本情况、征文情况、日程安排、参会情况、展览管理、安全管理、政治纪律、学术纪律、财务纪律、住宿交通、用餐安排、会场情况等。鞠老师不仅详细传达了中华医学会对于学术会议的高标准严要求,包括会议筹备的规范性、科学性与实效性,还特别强调了在当前学术环境下,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摆在首位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提升学会影响力的关键,也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进步的必要条件。
作为东道主代表,孙敬武教授以满腔的热情和诚挚的话语,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提到,安徽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深感荣幸能够承办此次盛会,这不仅是对安徽地区学术水平的认可,更是促进全国同行交流互鉴的宝贵机会。孙教授期望与会专家能在会议期间充分交流临床经验、分享研究成果,同时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共同见证并推动此次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韩德民院士发表了鼓舞人心的发言。他深情回顾了学科的发展历程,强调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对学科发展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他指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当前医学领域中发展尤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韩德民院士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他认为,虽然我们要努力把学科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同时也需要保持低调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精益求精。这种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注重细节、稳扎稳打的精神,是学科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对分会过去一年工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思考与规划。会议强调了学术交流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技术创新的新思路,并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为学科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展望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分会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深化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在全体委员的携手努力下,相信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