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15:08:23来源: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阅读:121次
百年强国,百年兴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韩德民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这一宏伟目标的引领下,我国医药健康服务行业新体系持续发展,将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各专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共同推动我国在新征程上不断开拓新视野,实现新发展。
在过去的100年中,颞骨解剖、听觉生理病理研究、颞骨病理探索、抗生素的应用、麻醉技术的进步、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听力学技术的提升等诸多方面共同推动了耳科的发展。截至当下,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技术已基本奠定,同时人工听觉技术的原则也基本确定。耳科诊疗从以控制炎症、预防并发症为主转变为将提高听力作为重要目的。镫骨小窗技术使得耳硬化症患者的听力能够显著提高;听神经瘤的诊疗目的从最初的保命、保面发展到如今的保存或重建听力;颞骨肿瘤辅助放化疗技术以在切除病灶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重要目标;助听器、人工中耳、人工耳蜗、听觉脑干刺激或中脑刺激等技术能够提高听力、促进言语发育,避免了聋/聋哑现象的出现。
听力学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928年,冯・贝克西提出耳蜗机械运动理论,奠定了听觉生理学基础,此后耳蜗毛细胞功能及其遗传学机制的研究实现突破。听力检测技术从音叉测试逐步发展为纯音听力计、ABR、OAE等精密电生理检测手段。助听器从模拟迈向数字化,人工耳蜗则为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带来了福音。近年来,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研究为未来听力损失的治疗提供了新希望,听力康复技术也日益呈现个性化、智能化的特点。
在鼻颅底外科领域,从传统开放手术发展到微创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20世纪50年代,显微外科技术的引入提升了手术精细度;20世纪70年代,鼻内镜的应用推动了微创手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奠定了微创基础;21世纪初,经鼻内镜颅底手术(EEA)广泛应用,减少了手术创伤。近年来,3D导航、机器人辅助手术以及多学科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以睡眠外科、嗓音医学领域为代表的咽喉科诊治技术,在检查评估及外科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1957年,对睡眠脑电图的认识和睡眠分期,为睡眠研究奠定了基础;1960年,动态喉镜检查和随后的频闪喉镜技术为嗓音医学评估提供了重要手段;1981年,UPPP手术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法的创立,标志着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摆脱了依赖气管切开作为唯一治疗手段的时期;90年代后,保留生理功能的H-UPPP等术式的创立推动睡眠外科迅速发展,并发展成独立睡眠专科。激光手术、言语病理康复等推动了嗓音医学的综合治疗。AI辅助的睡眠监测和并发症预警技术、内镜及声学评估的发展,为咽喉疾病早期预防和诊疗干预精准化提供了可能。
头颈肿瘤学经历了从单一手术治疗到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大进展。20世纪初,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逐渐精细化。20世纪中期,放射治疗成为重要治疗方式,在局部晚期病例中发挥关键作用。20世纪70年代,化疗的引入,尤其是顺铂联合放疗,显著提高了生存率。21世纪,分子靶向治疗(如针对EGFR的西妥昔单抗)和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带来突破性进展。HPV相关头颈肿瘤的发现促使治疗方案个性化。未来,精准医学和基因疗法将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回顾过去百年,医学各领域的蓬勃发展令人振奋。从耳科到听力学,从鼻颅底外科到咽喉科,再到头颈肿瘤学,每一次的进步都凝聚着无数医学工作者的智慧与努力。在新时代,我们应继续秉持科技强国的理念,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动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强国梦贡献更大的力量。
变化中把握机遇,迎接学科新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黄志刚
在医学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各医学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从未停止。回首过去的一年,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的有力引领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态势。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的工作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上首次引入了头颈外科新鲜标本的现场解剖演示,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国内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在开幕式上亮相,激励了同行不断追求卓越;新增了临床创新和医学转化的专题,推动创新理念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与国家质控中心紧密合作,设立哨点医院,全面推行全国常见疾病的同质化管理,确保每位患者都能享受高质量、均衡的医疗服务。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和改革提升临床技术水平,并以携手合作为目标,逐年提升国家基金项目申报的成功率,特别是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鼻科学和耳科学的研究成果
鼻科学方面,张罗教授团队对慢性鼻窦炎的不同炎症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具有权威性的研究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与免疫学系的合作研究也揭示了不同免疫微环境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
耳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301医院与四川大学合作,完成了全球最大样本的耳聋基因筛查,并提出了中国的三级预防防聋模式。此外,复旦大学研发了全球首个先天性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发表在《柳叶刀》杂志。这些研究为耳科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侧颅底外科与咽喉科的规范化发展
侧颅底外科在突破手术禁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全功能方面表现出色。耳神经外科技术,尤其是人工耳蜗植入和前庭外科技术逐渐成熟。
咽喉科的诊疗逐渐规范化,并发布了一系列诊疗指南和共识,与国家质控标准紧密结合,推进了诊疗同质化的进程。睡眠医学在AI辅助和云检测平台的推动下,极大提高了诊疗效率,并探索了电刺激治疗等新疗法。
头颈肿瘤治疗的突破
头颈肿瘤的治疗在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策略下,取得了显著进展。早期微创治疗和中晚期综合治疗相结合,包括诱导治疗、手术、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放疗等多种手段,在患者生存率、局部控制率等方面显示出优异效果。同时,靶向荧光分子成像、混合现实技术、外科腔镜技术、机器人手术等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仁医院还牵头开展了国内首项3期大样本临床研究,通过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方案显著提高了病理完全缓解率。此外,团队绘制了下咽癌单细胞肿瘤微环境的图谱,为进一步探索肿瘤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望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医学带来了深刻变化。我们应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口和病例资源,积极参与全球学术交流,迎接挑战,尤其是年轻一代,应勇敢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为推动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听神经瘤及NF2的人工听觉重建策略
——暨耳神经颅底外科的创新转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吴皓
共建国家顶级医学研究平台
共赢耳鼻咽喉学科发展未来
解放军总医院
杨仕明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9年获批“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来,在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科室再获殊荣,新建“听觉与平衡觉全国重点实验室”,标志着中国耳鼻咽喉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零的突破,成为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承建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秉承“共建共赢”理念,致力于与全国同行共同推进国家最高水平的临床和基础创新医学研究平台建设。依托区域分中心、核心成员单位和网络成员单位,形成了一个多级网络交流系统,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技术互助,加速了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完善及创新技术的规范化推广。此外,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携手,共同组织完善了“突发性聋指南”修订和“主观性耳鸣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目前,两个项目的专家组已完成初期资料整理,并开展了多次专家讨论,计划通过巡讲、专题讨论等方式,将先进的诊疗理念、经验及专家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临床研究如何聚焦推进最新技术的规范推广,以及基础研究如何开辟源头上的科技创新成为关键所在。为此,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在2024年的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上,将重点推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及主要突破点。在临床研究方面,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如耳内镜外科技术等,通过规范化培训和技术推广活动,提升了行业整体专业水平。同时,还致力于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特别是规范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在基础研究方面,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噪声听觉损伤防治和内耳靶向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系统研究创新,形成了有效的防控防护防治策略,并荣获了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二等奖。此外,还在耳聋基因治疗和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内耳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
一、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推进指南制定及内镜微创外科技术全国规范推广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成立了耳内镜外科技术规范化培训推广协作组,汇聚国内顶尖专家,每月举办技术推广活动,分享技术和经验,助力同行掌握先进技术,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活动已覆盖多家知名医院,月均点击量超10万人次,并成功举办两届“中国耳内镜外科大会”,获得业内高度评价。此外,还推进了听力健康技术标准化培训,并计划推出头颈微创外科技术推广。国家中心利用平台资源,资助优秀团队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特别是多中心研究,并定期举办研讨会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作为长期工程,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期待与全国同行一起,共同参与见证我国耳鼻咽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辉煌成就。
二、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噪声听觉损伤防治和内耳靶向药物研发方面取得突破
噪声性听觉损伤研究一直是学科重点,尽管前期研究丰富,但在防控防护防治上仍需突破。近年来,听觉基础研究推动了听力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人工助听技术和噪声防护器具的创新也为防治提供了重要支持。临床治疗中,急性听觉损伤的药物治疗取得显著成效,提高了救治能力。解放军总医院等五家机构凭借噪声损伤防治研究荣获2023年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二等奖。
当前,听觉与平衡觉医学研究仍是热点,内耳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更新仍在进行。耳聋预防和治疗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基因治疗和新药研发备受关注。然而,内耳血迷路屏障限制了药物摄取和利用,是临床治疗的难题。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联合军事医学研究院及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通过开放LRP1实现跨血迷路屏障内耳药物递送,为内耳疾病治疗、靶向药物研究提供了全新策略。基于该项策略,研究团队先后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使用LRP1特异性配体IETP修饰姜黄素、地塞米松,改变药物的溶解性,提高药物内耳浓度,对内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是全新的解决方案;(2)IETP修饰超顺磁铁纳米颗粒,实现了内耳核磁T2增强,将为内耳成像提供新的微创诊断技术;(3)IETP修饰新型纳米量子点,实现了内耳核酸精准递送,为内耳基因治疗递送载体提供了新的思路。
内镜下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王德辉
在过去数十年中,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EEA)的引入推动了颅底手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开放颅底手术向微创方向发展。但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颈内动脉(ICA)始终是颅底手术中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ICA不仅决定了手术的范围,且ICA侵犯是一个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在EEA手术中,遇到ICA并非罕见事件,甚至可以说很常见。ICA损伤可能带来的并发症显而易见。因此,处理好可能出现的ICA损伤至关重要。
对于ICA损伤而言,预防至关重要,手术前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危险因素、制定血管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案对降低ICA损伤风险十分重要。
ICA损伤的风险因素包括解剖学风险、疾病相关因素风险、手术技术和设备相关风险等。解剖学上的风险包括ICA表面骨质非常薄或无骨质、ICAs海绵状段之间的平均距离过小、肿瘤导致ICA移位等。疾病相关因素风险包括肿瘤与ICA粘连、恶性肿瘤可能破坏ICA壁等。此外,有手术史或放疗史也增加了ICA损伤的风险;技能和设备相关风险包括术者经验不足,各种手动和电动器械,如咬骨钳、钻头、切割器、超声刀、低温等离子、电灼使用不当,设备不足。
鼻内镜颅底手术应由多学科合作,由鼻科、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科和神经麻醉科医生组成核心团队,对于ICA损伤高危患者,讨论应包括神经介入放射学家或血管神经外科医生。
影像检查是最有价值的诊断工具,CT、MRI、CTA、MRA、DSA可提供肿瘤与ICA等血管结构的详细评估。高危病例应进行ICA的球囊试验闭塞试验(BTO),以评估侧支循环情况,从而判断ICA损伤时,牺牲ICA的潜在风险。BTO试验阴性可显著降低牺牲ICA术后卒中的发生率,但要注意的是,即使进行了最好的BTO也有5%~10%的假阴性率,这意味着患者牺牲ICA后可能出现延迟卒中。
ICA损伤的处理需要手术相关人员积极参与。麻醉医师的作用十分重要,在高危患者中,谨慎的做法是插入两个大的静脉导管,用于快速输液;同时插入动脉导管,用于直接监测动脉血压。与介入放射科医生协商一致,对于ICA损伤风险极高的患者,考虑术前预置股动脉插管方便术中ICA的临时阻断,有利于止血。此外,导航和多普勒导航系统有助于术中确定ICA的位置。
手术中的操作至关重要。手术应充分暴露目标区域,以利于控制出血。在危险区域,熟练的锐性分离和谨慎的颈部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应尽量减少对血管结构的暴力牵拉。出血程度与损伤程度成正比,一旦确认ICA已受损,外科医生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冷静,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出血,同时,麻醉医师需启动补充液体和血液,以维持足够的脑灌注,并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
出血控制应采用二人四手经双鼻孔操作技术,将内镜插入血流较少的鼻孔,使用两个大口径的吸引管对着受伤的ICA,让吸头直接悬停在受伤部位。如果损伤部位清晰可见,可以用吸引器头或纱布条施加压力止血。在直接可见的情况下施加最少的压力来控制出血,避免盲目填塞。在受伤的ICA上应用挤压的肌肉贴片可有效止血,注意保持肌肉贴片与ICA直接接触。此外,止血夹(如动脉瘤夹)或缝合都是有效的,但损伤段ICA必须完全暴露,实际操作十分困难。
成功控制出血后,患者需立即进行血管造影,建议使用BTO更好地评估对侧循环及ICA被阻断时的卒中风险。最终的治疗方案应尽可能保持ICA通畅,治疗方法包括经肌肉贴片充分压迫止血后的长期观察、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栓塞牺牲ICA、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搭桥。当ICA损伤较小时(<1 mm),成功实施肌肉贴片压迫止血后可以通过长期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假性动脉瘤。对于较大的损伤(≥1 mm),应积极采取血管内治疗。虽然带膜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但在某些情况下,如ICA严重扭结、损伤和血管狭窄时,无法放入支架。如果无法实现支架植入,则应在患者BTO试验阴性的情况下进行ICA栓塞,否则,需要先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搭桥,然后进行ICA栓塞。
重视以解决问题为驱动力的科学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文卫平
走向世界的中国慢性鼻病临床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张罗
听力障碍诊治——精准与微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马秀岚
耳聋是人类最大的苦难之一,WHO估计,全球有超过15亿人受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困扰,4.66亿人达残疾性听力损失,预计到2050年将有近2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超9亿人患残疾性听力损失。听力障碍不仅会导致认知障碍、社会能力下降,还会造成医疗资源消耗和巨大的经济负担。期待并努力使耳聋防控措施更有力有效、听障诊治更精准微创,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精准医疗赋予了听力障碍诊治新的内涵和深度,它系统地优化了疾病诊治的原理和实践,科学认识了人体机能与疾病本质,以准确诊断为前提、分型论治为基础、量身定制为精髓,为患者提供标准化与个体化相统一、兼顾疾病共通性和患者异质性的“个性化”诊疗方案,以实现医源性损害最小化、医疗耗费最低化以及患者获益最大化。微创是通过最小化切口或自然孔道进入病变部位,以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的特点。
听障疾病可以通过症状体征、听力、影像等临床表现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高效整合,形成完整的个体生物学数据集,实现精准诊断。其中听力学检查应注意规范操作,统一标准,紧跟前沿,关注脑电与听功能相关研究。盛京医院团队在探索利用神经包络跟踪技术客观评价听觉言语功能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基于神经包络跟踪的听觉言语功能评估方法有望成为评估听力障碍人群言语感知能力的有效工具。随着影像学检查诊断技术的发展,颞骨能谱CT在中耳疾病鉴别诊断上显示出独特优势。近年来融合成像技术广泛受到关注,盛京医院团队探索研究了CT-DWI融合图像和T2WI-DWI融合图像技术,将DWI呈高信号的胆脂瘤病灶与对应的颞骨HRCT解剖结构相结合,提高了胆脂瘤定性定位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将T2WI抑脂序列与DWI融合形成T2WI-DWI融合图像,质量可与CT-DWI相媲美,操作技术更简化。此外,高通量基因测序、植入前基因检测、扩展基因组测序、遗传筛查与诊断、基因组学等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遗传相关耳聋的诊断得以不断完善。
听力障碍干预应重视三个策略,即最优化疾病控制策略、最优化医源损害控制策略、最低化医疗耗费策略。对于内耳疾病干预,精准与微创贯穿治疗始终,如人工耳蜗植入,要有保护耳蜗精细结构、保留残余听力的理念,有切口小、术区创伤小、耳蜗微环境破坏小的微创技术,有时机合适、电极匹配、双耳干预的恰当方案,有性能可靠、轻巧美观的产品,还要有获得良好听觉和言语能力的效果。另外,内耳疾病生物治疗已现曙光,基因治疗取得了突破,助听器治疗仍任重道远。对于中耳疾病治疗,精准诊断、微创手术是关键,微创化必须以病灶精确有效处理和器官充分保护为前提,耳内镜外科技术在中耳疾病治疗上具有显著优势,显微镜技术在骨破坏广泛的胆脂瘤等疾病治疗上仍不可或缺,耳内镜、显微镜、外视镜都是耳科手术常用方式,应根据患者和疾病具体情况恰当选用,而双镜联合应用使内听道肿瘤治疗更方便准确。
未来,听障诊治应聚焦热点、焦点及瓶颈问题,致力于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同时加强技术标准、诊疗规范、行业规则、专家共识等制定和推广,促进听障诊治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培训,注重基层,关爱基层医师,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以互联网为平台,建立完善大数据平台,推动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发展;推进教育教学,培养更多高端人才;对听障疾病开展从基础到临床的全过程研究,力求研究更深入,干预更有效,最终实现听障诊治的精准化与微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