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会议报道 | 五载线下重相聚,共绘血管新篇章——第十五届中国血管论坛隆重开幕

2024-11-04 09:24:03来源:CEC 2024阅读:163次

2024年11月1日上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博瑞血管健康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血管论坛(CEC 2024)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官网第十五届中国血管论坛 时间:2024/10/31~11/03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进入会议
开幕式由此次大会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陈忠教授主持。开幕式伊始,陈忠教授发表致辞:他首先表达了对历经5年等待和16年磨砺后,中国血管论坛(CEC)线下会议再次召开的喜悦。陈忠教授回顾了过去5年中,尽管面临疫情等重大挑战,CEC通过线上会议、学习班、培训班和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持续发展,但线下会议对于人员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他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郭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符伟国教授两位共同主席,向所有出席本次大会的同行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介绍了到场的嘉宾。陈忠教授还对一直支持CEC的前辈专家、老师以及与CEC并肩同行的领导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教授在代表此次大会承办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致欢迎词时表示,他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对CEC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感谢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全力支持。周教授特别提到陈忠主任团队是医院最具传承精神的团队,自吴庆华教授创建血管外科学科以来,团队在传承和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医院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陈忠主任团队不仅在国内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提供支持,其影响力甚至扩展至东南亚和其他国家。他们处理了许多高危和复杂的病例,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周教授强调,血管外科在陈忠主任的领导下几乎全天候工作,为医院其他学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他期待在陈忠主任和共同主席的努力下,CEC大会能进一步推动全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重大贡献,并祝愿会议越办越好。

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名誉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吴庆华教授,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的前任主任,对第十五届中国血管论坛的线下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自2008年起,经过16年的发展,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举办的CEC已成为中国血管外科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平台。吴教授作为会议的参与者、组织者、经历者和见证者,对陈忠教授等三位CEC共同主席及其团队在会议筹备中的精心准备和巨大贡献表示赞赏,他们在人才培养、学术推广和血管外科队伍发展方面做出了显著成就。吴教授认为,CEC将在中国血管外科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在吴庆华教授致辞后,陈忠教授表达了对老前辈们的敬意,强调我们不应忘记他们为我们搭建的舞台和技术。他提到,正是吴庆华教授等老前辈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今年是吴庆华教授行医60周年,陈忠教授邀请郭伟教授和符伟国教授一同向吴庆华教授及老专家团队对中国血管外科事业的贡献表示感谢,并亲自向吴庆华教授献花。

符伟国教授对此场景表示感慨,认为这不仅体现了吴老等中国血管外科前辈的指导和支持,也展现了陈忠教授团队对前辈的尊敬和爱戴,为后辈树立了榜样。他强调,安贞医院是值得学习的丰碑,并祝贺吴老从医60周年。

郭伟教授则强调,虽然每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短暂,但都希望留下深刻的印记。他提到吴老作为血管外科前辈的代表,从医60年,在血管外科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郭伟教授表示,学科的发展首先要感谢在座的前辈们打下的基础,同时也感谢全球血管外科前辈们创造的学术天地。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名誉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王深明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第十五届中国血管论坛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盛赞了CEC三位共同主席在过去16年中对血管外科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就。王教授提到,当天会场座无虚席,这充分证明了CEC作为学术盛会的强大吸引力。他强调,血管外科的前辈们在年轻一代的成长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当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们的思维和工作风格,并继续为我们的学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名誉组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王玉琦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第十五届中国血管论坛开幕短片的感慨。他怀念15年前三位共同主席和血管外科前线的医生、护士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意气风发,并羡慕15年后的如今他们保有的青春和活力。他强调,在过去15年中,中国的血管外科和医疗卫生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王玉琦教授引用了学界前辈的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并分享了血管外科老前辈们如何用一生的行动将他们的体会和收获传授给下一代。他相信在座的新一代血管外科医生会继承前辈的期望,为中国血管外科事业和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国VEITH会议主席Frank Veith教授作为国际知名医学会议主席从大洋彼岸送上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他表示非常高兴和荣幸受邀在开幕式上发言,在当前充满挑战和紧张局势的世界中,中美血管外科医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是构建积极关系的一束阳光和希望。他认为,全球血管外科医生之间的相互教育、学习和帮助,对于更好地照顾病人和改善世界至关重要。他提到,在过去20年里,中国血管外科医生在学科和手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中国之行让他对中国人民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尊重,尤其是对中国的血管外科印象深刻,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与许多中国同行建立了友谊。在过去几年中,美国VEITH会议与CEC加强了合作,促进了中美之间在血管外科最新技术和发展方面的交流。他指出,作为一个国际会议,CEC已经成为一个广为人知和受人尊敬的平台。他祝愿今年的CEC会议成功,并希望与会者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能够享受这一学术盛会。
人民健康副总经理赵娟女士代表人民网-人民健康发表了致辞,表达了与众多专家共聚一堂参与论坛的喜悦。赵娟女士指出我国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仍是社会面临的公共健康挑战。人民健康作为人民网在大健康领域的重要传播和服务平台,始终关注血管外科的发展,并提供服务支持。她提到,中国血管联盟的工作对于血管疾病的防治和血管外科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联盟工作的支持平台,人民健康将联合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学术组织、专家和媒体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展学术探讨、专业培训、公益科普和参与救助等工作,以促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赵娟女士强调了血管作为血液输送通道的重要性,并承诺人民网人民健康将继续发挥其优势,普及血管外科常识,惠及更广泛的群众,并在普及血管健康知识方面做出更有意义的尝试,为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贡献力量。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马良代表学会对第十五届中国血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致力于推动临床与科研的融合发展,提高诊疗水平,加速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医院发展模式,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实现中国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成立8年来,在郭伟教授的组织下,团结专家学者和企业行业,坚持临床科研融合发展,致力于血管疾病的基础临床研究,推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和原创产品进入临床,有力带动了血管医学的发展。经过十五年的发展,CEC已成为国内外血管外科交流的重要平台,始终坚持强化基础诊疗,规范临床操作,服务一线医生,跟踪重大研究,全面展现国内外血管疾病治疗最新进展,致力于推动我国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马良副秘书长表示,今天的聚会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期待共同交流血管外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王立基会长代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达了衷心的祝贺。王会长指出,16年来,CEC伴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推动了我国血管外科领域的技术进展、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服务于人民健康需求,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CEC始终秉持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宗旨,强化诊疗规范,服务一线医生,跟踪重大研究,展现血管外科疾病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血管外科学术交流平台。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不断深化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海医会血管外科分会成立10年来,在推动大陆港澳台及国际社会血管外科同道了解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和疗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CEC大会在海医会血管外科分会和北京安贞医院等机构的共同筹划下,将深化交流合作,探讨国内外血管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他相信,通过中国血管论坛这个平台,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将进一步激发创新灵感,拓展合作空间,培养更多人才。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