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09:50:02来源:感染在线InfectionOnline阅读:70次
2024年11月2日至3日,第十届北京感染病学术年会在北京人卫酒店成功举行。会议内容丰富,涵盖了从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到终末期肝病的临床诊治,再到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应对策略等多个领域。两天的会议共设有22个讲题,包括噬菌体治疗、遗传物质发现、免疫缺陷人群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植入物相关感染的临床挑战、STSS的诊疗规范、慢乙肝的治疗进展,以及HIV免疫缺陷人群的诊治等。此外,还有对疑难复杂病例的深入讨论,由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大第一医院的感染科专家进行分享。与会者普遍认为,此次年会不仅提供了临床诊疗、防控管理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还包含了人文历史的传承,是一场年度学术视听盛宴。
2024年11月2日,会议开场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李兴旺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王健东秘书长以及现任分会主委王贵强教授分别做开幕致辞。王建东秘书长对学会的历史沿革、传承发展以及诸位专家现阶段对感染领域新技术新疗法新理念的不断学习和追踪表示赞赏,并鼓励与会专家和专科医师共同协作,促进感染病领域的长足进步、造福人民健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教授王贵强主委对2022年换届以来的工作进行梳理,并对本次年会筹备环节各位专家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也预祝会议成功。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开始学术年会内容。首先由主委王贵强教授分享《HBV感染临床治愈新方案新疗法进展报告》。北京市疾控中心王全意主任对《秋冬季重点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及流行规律》进行分享;北京化工大学著名科学家童贻刚教授把目前国内国际研究和应用噬菌体的研究院所和临床医院进行梳理和分享,对感染专业的临床医师启发极大,会场反响热烈。接着学术秘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王艳教授就《抑制慢性炎症、获得预后改善》讲座,王贵强教授对颇有前景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研发进行了重点讲解。延续10年的《历史与传承》专题仍旧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陈志海教授引经据典、娓娓道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田耕教授分享的《新冠病毒的急性感染与长新冠的机制》,为秋冬季可能再来的新冠流行做好储备。
上午的学术内容结束后,所有感染分会委员继续召开了2024年度北京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全体委员会。学术秘书王艳教授首先做2024年度工作汇报,把一年来学会举办的学术活动情况一一总结。京津冀疑难病例讨论会完成1期3个疑难病例;疑难肝病和感染病多学科讨论会完成本年度9期(总第88期);年会在诸位主委、副主委、秘书等各位老师会前多次的精心筹备讨论下,完善日程、邀请专家,共计27个主题内容,近40名学会委员、常务委员参与讲座、主持。随后,在王贵强主委的主持下,所有委员展开明年工作计划的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明年学会工作再上一层群策群力。后续学会秘书处会持续接收委员们的建议和意见。
下午13:30分,学术会议继续进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鸿教授分享《蜱传疾病的诊治》,把立克次体病、莱姆病、大别班达病毒感染等蜱传疾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分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段鸿飞教授介绍了结核分枝杆菌的诊疗难点,对免疫缺陷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点、多种诊断方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做了深度分析;王贵强教授接着对口服抗病毒药物做《抗HBV安全高效之选》的主题报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高燕教授对《成人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做了专门解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刘景院教授从临床工作出发,把重症监护最常见的《终末期肝病合并肺曲霉病的高危因素及早期精准治疗》进行精彩分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李湘燕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燕教授分别就临床真实病例做《植入物相关感染的诊治难点与思考》《STSS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相关诊疗规范》的专题讲座;王贵强教授在《逆转肝纤维化“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最新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中把安络化纤丸联合ETV抗病毒治疗在肝组织学炎症改善、纤维化改善方面的数据、基础研究中动物实验发现的重要抗炎机制,以及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改善方面取得的显著效果进行分享,为当天的学术会议画上圆满句号。
2024年11月3日,年会继续火热进行,会场仍座无虚席。学术会议第二天共有7个讲题,涉及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HIV免疫缺陷人群的诊治、自身免疫性肝病难点分析、肝癌治疗以及抗感染处方点评及实例分析等。下午为对临床医师最有吸引力的疑难复杂病例讨论环节,针对三例精彩病例,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大第一医院三家医院感染科的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发热待查系列疾病进行系统讨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蒋荣猛教授带来关于《如何应对X疾病》的内容分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姜天俊教授就《HIV感染免疫重建不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主题讲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福杰教授继续探讨《长效药物预防HIV》,对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的标准化方案和药物、措施进行全面分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徐斌教授分享《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针对30%难治性患者探讨国内国际关于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奥贝胆酸、Elafibranor、布地奈德、CD20单抗等新疗法的新数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闾军教授带来《肝癌疾病复杂性和系统免疫治疗》,该团队iNKT细胞治疗HCC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范洪伟教授从临床真实病例出发,枚举3个复杂感染/发热待查病例的临床治疗过程,在真实病例中进行实战分析,让逻辑思维惠及发热待查患者;最后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给大会带来《2024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要点解读》,把最新的诊疗指南要点进行分享,与会听众获得最新鲜专业领域前沿知识,收益良多。
下午的病例板块共三个病例分享。第一个是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燕教授团队陈媛媛医师、张峰教授带来“走进心魔,发热血像异常究竟为何”的病例。该病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热伴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升高,血色素进行性下降,CRP显著升高,NT-proBNP显著异常,血白蛋白降低,肺部实变伴磨玻璃影,左心房占位。经多位医师现场讨论,建议完善IE(感染性心内膜炎)、RF(类风湿因子)以及心房黏液瘤等疾病的进一步检测。病原学检测阴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骨穿和PETCT完善后,临床判断感染可能性不大,基本排除IE。针对心房占位做了全面鉴别诊断,血栓、赘生物、转移肿瘤、原发良性肿瘤(黏液瘤)、原发恶性肿瘤(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内膜肉瘤、淋巴瘤等)等,超声心动图提示肿瘤可能,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心脏恶性肿瘤-内膜肉瘤,术后血象、体温和心功能逐渐恢复。罕见的病例报道临床诊疗过程曲折,引人深思,提示我们面对发热和血像升高,感染和其他非感染的病因排查均不容小觑,病理结果是疑难复杂病例最终诊断的金标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范洪伟教授团队丛杨医师带来的病例,题目为“发热待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吊足听众胃口。一例臀部皮损1年、发热7个月,加重伴肌痛1个月的患者,臀部皮损经清创、皮瓣转移治疗后,仍旧间断发热。病理提示肉芽样变。住院后反复出现室上速、心源性休克。结合面部上睑框周紫红斑、肌力下降、肺间质病变,临床考虑皮肌炎,查MDA5+。经肌电图检查后,临床诊断皮肌炎。抗炎及免疫制剂治疗效果不佳,仍旧发生休克。是不是皮肌炎?藏在皮肌炎后面的原发病是什么?最终求助肌肉病理,病理抗酸染色+,病理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PET CT显示呼吸肌和广泛骨骼肌代谢增高,临床考虑为罕见的孤立性肌肉结核,因此结核继发MDA5+皮肌炎诊断可能性大。抗痨和抗炎治疗在感染科和风湿免疫科多学科协作下继续治疗,患者症状好转中。结核永远是悬在感染临床医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感染与免疫因果关系值得持续的思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鸿教授、霍娜教授团队带来《病例串串想》,由李凡医师、刘丹瑜医师、欧阳雨晴医师、侯婉音医师、杨悦医师等带来多个迥异的容易忽视的自然医源性疾病系列(包括立克次体病、莱姆病、Q热)以及其他模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免疫病(MOG抗体阳性脱髓鞘病、脑干狼疮、自身免疫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细胞病)。病例系列分别来自不同学科,各学科从患者临床特征、鉴别诊断、诊治过程展开论述,充分彰显了对于外周血白细胞不高的发热患者,准确提炼临床症候群结合关键病原学检查检测结果解读对诊断推进的重要性,制定治疗方案后疗效的观察和长期随访去进一步验证诊断也是至关重要的。
霍娜教授继续介绍了医学相关AI大数据模型,期待未来CDSS临床辅助决策系统能应用于部分常规患者的临床诊治。
本次为期两天的学术年会共有20余名学会委员和常委参加主持和讨论,包括李兴旺教授、赵敏教授、于岩岩教授、孟庆华教授、王晶教授、高燕教授、曹玮教授、董建平教授、王凌航教授、谷丽教授、齐文杰教授、郭新珍教授、黄晓婕教授、田耕教授、秦恩强教授、吕玮教授、张彤教授、范洪伟教授、赵鸿教授以及霍娜教授,各位专家对相关主持内容进行学术内容提炼和总结提升,让学术新技术、新疗法和新理念进一步强化,让本年度的感染性疾病新进展前沿知识广为传播,惠及本地区医师临床能力的提升、引领本地区感染学科的发展。
最后,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进行闭幕式总结。李教授感谢各位专家及同道参加2024北京感染年会,表示两天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此次的学术盛会。本次年会线上注册588人,到场参加线下学习共计416人;其中感染学科医师为主,另有8%内科其他亚专科医师,5%检验科医师;中青年医师占比34%,高级职称医师占比31%。学术讲座和病例分享均展现出北京地区2024年度感染专科领域内的新疗法、新技术、新进展,北京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将继续引领学科的持续发展。
感谢各位专家教授为大家奉献一场学术盛宴,期待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