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中国循环杂志精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七误区

2014-05-25 22:18:2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66次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因,但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目前还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对他汀的调脂外作用的错误认识、忽视糖尿病患者的他汀应用,过分关注他汀的安全性问题等。


他汀的调脂外作用还没有定论,其获益主要来自调脂


目前认为他汀调脂外作用在其临床获益中所占比例较小,而他汀类药物降低循环中致动脉硬化的脂蛋白颗粒浓度是其临床获益的根本,临床上处方他汀主要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但调脂等更重要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而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并存,通常被定义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事件的高危状况。


因此,除了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患者ASCVD 事件最有效的手段是使用降LDL-C 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


过分担心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他汀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临床获益远高于不良反应风险。


他汀引起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罕见,发生率为1/10(万人·年);在部分患者中,他汀可导致转氨酶水平轻度增高,这并非肝毒性表现,他汀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的病例极其罕见,发生率低于1/100(万人·年)。


他汀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但危险性很小。与之相比,他汀的益处远超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调脂强调达标,但并非要使用大剂量他汀


目前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将LDL-C降至70 mg/dl或以下是合理的目标值,中国人不一定使用很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就能达标。


过分倚重药物,忽视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在很大程度上,动脉粥样硬化是生活方式病,药物治疗在二级预防中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一级预防的最佳选择,应大力提倡将生活方式干预作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最核心的策略,药物只是生活方式改变不能够达标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核心作用认识不足


LDL-C水平较低的人群中,吸烟、高血压、低HDL-C或糖尿病并不会导致早发ASCVD。当体内LDL-C水平足以启动动脉粥样硬化时,上述危险因素则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ASCVD预防最核心策略应该为降低体内LDL-C水平,并终身维持。


吸烟促进动粥样硬化,但常被忽视


吸烟是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血管风险干预必须强调戒烟或杜绝烟草使用。戒烟应该是最大化生活方式干预不可分割的部分。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58-160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