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7 14:45:2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76次
6月7日,在香港心脏病学2014年会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与香港心脏病学院联合举办了GAP-CCBC(指南和实践:临床危重疑难病例研讨会)论坛。
来自两岸四地心血管医生交流了11个病例。
GAP-CCBC论坛上,两岸四地的专家对病例展开讨论,可谓专家大比武。
近年来,由于急诊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的病例数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有些患者虽然表现为心梗,但同时并存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夹层误诊为心肌梗死。今年的11个病例中,来向台湾荣民总医院和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病例就是这类情况。很多病例在做完PCI之后,医生发现患者的症状不缓解,在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之后,才恍然大悟,这个病人原来是主动脉夹层。
杨跃进教授在主持,坐在他身边的来自台湾的常敏之教授
GAP-CCBC也是总结经验教训的地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另一个病例在PCI术后出现了罕见的垂体出血,回过头来看,这个病人的抗凝治疗存在过量的问题。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的病人在PCI术中出现冠脉穿孔,在专家讨论则认定,该患者的支架选用的过大。
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一个病例则是一个伴有红斑狼疮(SLE)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了PCI治疗后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回顾后才发现在术前患者存在多个脏器功能损害,由于术前没有重视,最终死亡,教训惨痛。
来自北京同仁医院的病例则是一例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患者,后发现存在严重的冠脉狭窄,虽然经过介入治疗后未再发室速,但多位专家认为,还是需要安装ICD。
来自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的陈维医生通过几个病例,介绍了该医院使用国产左心耳封堵装置的一些经验。
海医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跃进表示,“这次在香港举办的GAP-CCBC论坛,创造了两岸四地心血管医生相互取长补短的机会,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