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0 17:31:4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52次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2013年治疗血胆固醇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的新指南公布后,颇引争议。我国学界也对此展开了讨论和质疑,认为其不适用于我国临床实践。最近,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也对此发表了评论,观点十分明确。
EAS观点之一:一级预防过度扩大他汀类药物应用的剂量和范围,带来了安全隐患
新指南建议,无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水平如何,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风险达7.5%的患者,应使用中等或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
EAS表示,美国的10年风险评估体系并不适用于欧洲,还是看好自己的系统冠心病风险评估(SCORE)量表,欧洲各国也会继续使用根据SCORE校正的各自的风险评估量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指出,我国人群大剂量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要远高于欧美人群,另外药物成本也是无法承受之重。而中小剂量的他汀药物已经足矣。
EAS观点之二:不同意取消LDL-C治疗目标
新指南只推荐了他汀剂量,而取消了LDL-C治疗目标。但EAS认为,对于每个患者应个体化治疗,确定LDL-C的治疗目标更具有实操性。
EAS依旧秉承其与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2011年联合发布的指南,建议极高危患者的LDL-C治疗目标为<1.8 mmol/L;如不能达标可将LDL-C从治疗前基线下降50%。并且,使用大剂量他汀药物,还是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应由临床医生决定。
此外,EAS指南委员会也并非将新指南全面否定,对于其中一些理念和观点也表示赞同。比如对于他汀类药物二级预防使用范围将从单一的冠心病扩大到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
另外,对于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EAS也建议应采取强化降低LDL-C。
而且对于他汀类药物对预后的改善,EAS认为主要是由于LDL-C的降幅,而非抗炎等其他作用。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