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7 22:49:1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4次
一提心脏乱跳,比如常见的心房颤动,常常认为非心电图不可检也。而前些日子进行的研究确实也表明,较长时间的心电监测确实会“守株待兔”地将偶发的房颤给“逮”住。不过最近一项小规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风后患者,伸出手腕,号号脉,也能准确筛查出房颤,而且假阳性率很低。
研究发现,90%的患者可以准确号自己的脉,诊断敏感度达54%;医护人员检查的敏感度最高,达96.5%,特异性为94%;患者家属号脉水平居中。研究者认为,如果患者反复测试,敏感度可能更高。
此外,这种方法的假阳性率也较低为2.7%,对房颤的阳性预测率为76.9% ,阴性预测值达90%。
“号脉查房颤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也是健康人群常用的方法。不过由于以前一直认为中风患者的感觉和神经功能障碍会影响筛查效果,就没有考虑这些患者。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好消息,并提供了一级证据。这可以帮助这些患者尽早开始接受抗凝,做好中风二级预防。”研究者说。
另外,号脉这种方法相对于昂贵的长期心电监测可谓“多、快、利、好”,为了让这一研究结果更为严谨、可信,研究者正在筹备更大规模的试验。这对于当前中风大幅上升的状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256位近期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们的亲属和一部分医护人员也参与了试验。患者及其家属均被指导如何正确号取桡动脉。然后研究者对比了医护人员、患者亲属及患者自己至少30秒以上的号脉结果,以及同期心电图监测结果。
来源:Neurology.2014年7月23日在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