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开启中国高血压防控的一条新路

2014-08-06 23:35:0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58次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王文

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70%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由高血压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构成比的41%,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但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的患病率在持续上升,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处于较低水平。

细究高血压三率低迷之因,可以说国民健康知识的缺乏、伪科学的泛滥和公众教育的缺失这些因素首当其冲。这都不同程度导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症状,但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大大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失明等风险,甚至还会致命。因此,控制好高血压,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切入点。只有有效控制血压,才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借鉴国外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经验,患者教育能显著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包括对高血压的了解、对降压药的了解,明显提高遵医嘱规范用药的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所以,开展科学的规范化的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制定权威的操作性强的国家级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为健康教育提供教材势在必行。

为此,在国家卫计委疾控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支持下,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制定了《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并以指南为教材,联合开展“春雨计划”,在全国多地普及高血压健康教育。

对高血压患者教育的内容包括: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如何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了解常用降压药的常识,如何自测血压,怎样进行血压的自我管理,了解高血压的认识误区和伪科学宣传等。目的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降压达标率,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对公众和易患人群也要加强预防教育,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的发生。

图 2011年中国高血压日社区活动,王文教授在进行患者教育

我们的医务人员,医生、护士、药剂师、营养师、公共卫生人员、健康教育人员等,都有责任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宣教。宣教对象可以是住院患者、门诊患者,也可以是社区、工作场所等院外的公众。还可以利用节假日或专题宣传日(世界高血压日、全国高血压日、重阳节等),参加或组织社会性宣传教育、咨询活动。

“春雨计划”已经在河北、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陆续展开,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我们希望更多的地方和单位,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高血压教育活动,为改善高血压的防控水平而贡献力量。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