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樊代明:医、药互为师

2014-08-08 01:56:3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8次

昨日的整合医学论坛“樊代明院士专场”异常火爆。正如韩雅玲院士所讲:每次聆听樊代明院士的讲座不吝于一次头脑风暴和思想启迪。

 

樊代明院士不论专业和行政工作都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与充分应用整合的理念密切相关,整合的理念不局限于医学领域,各学科的整合更重要。

 

胡盛寿院士也希望本届论坛搭建的整合医学发展平台,能协作、交流和推动以心血管病学为主的整合医学的发展。

 

樊代明院士首先回顾了几位“大家”,从华佗、孙思邈,再到希波克拉底,最后是吴阶平和保罗杨森先生,这些大家都对医、药均非常精通。目前,专科化分工越来越细与精到,但这种分法如果继续下去必然会使医学走向歧途。

 

医师面临的是患者之多

改革开放30 年来,特别是在大医院,患者的数量骤增。陷入“3~5”倍怪圈,患者数量、病床数量、住院费用、医师数量均增加了3~5 倍。遗憾的是医师不仅看不完病人,还得不到病人的满意,这在大医院尤为如此,病人为什么会如此增多呢?平均寿命延长;环境发生剧变;经济与医疗改善;过度诊疗比比皆是。另外,引起病人急剧增多的原因还有很多,真是“旧病未止,新病突发”。医生过去还感到力所能及,现在是力不从心。

 

药师面临的是药品之多

药师领域亦呈3~5 倍怪圈,药品总量及种类增加、药费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师数量均增加了3~5 倍。药品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呢?人口的刚性需求;药品销售成为朝阳事业;药物耐药性涌现;各种利益驱使。如照此,将来有可能出现“从过去的有药可治到将来无药可治”的状况。

 

患者面临的是就医之难

不可否认,救治成功了数不清的病人,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与医务人员的贡献分不开。但确实也出现许多问题,不少家庭“人病了、罪受了、钱花了、命没了、全完了”。病人认为,医生都应把病人治好,他们花钱,是来买命的。钱花了人死了,肯定是医生有问题。因此,杀医生、砍医生,去医院设灵堂,逐渐出现了医闹现象。医院为了息事宁人,病人一闹就赔,闹得越大赔得越多。

 

战略、策略和战术解决问题

在医疗链上,目前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有人打趣地说:“病人看病难、看病贵;医师行医难,行医畏;院长管医难、管医累,谁最帮我们、中华医学会或中国医师协会”。

 

医改问题,涉及到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是一个庞杂、系统、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事情。剥离医务人员的参与和支持的医改如何能取得成功?

 

战略上,包括研发投入要多;药厂建厂要大;仿制要少;药品审评要快;加快中药研究;加强生物药研究。策略上:从没有药效中找疗效;从没有药理中找道理;从常用老药中找新药。战术上:加强学术组织协作;医师和药师共同参与学术会议;建立医药杂志书籍;建立查房讨论制度;进一步规范用药。

 

最后,樊代明院士强调,“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整合医师、药师是一个综合或系统的社会管理问题,但必须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医药互为师”。我们的目标是:对一个病人,“不用药治好了病那是上医,用单药治好了病那是中医,用很多药治死了人那是下医”。(黄静涵)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