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 16:32:3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6次
在中国心脏大会上,美国加州大学Alan S. Maisel 教授介绍了有关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进展。他指出,理想的标志物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敏感性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2)特异性强,有助于评价疗效;(3)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反映异常的生理生化过程,可以评价疾病预后,(4)采用标志物指导的治疗策略可改善疗效等。
关于BNP的临床应用价值,Maisel教授指出,过去10 年间BNP在急性心衰的诊断、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充分肯定。未来5年时间里,BNP 指导心衰治疗和危险分层的研究逐渐增多。监测BNP水平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衰失代偿,避免不良事件的出现。
最后,Maisel介绍了家庭检测BNP水平用来评价心衰的临床试验(HABIT)的初步结果,以及家庭检测BNP与常规护理在心衰评价中的比较的临床试验(HABITUAL)。
此外,Maisel教授还介绍了一些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如ST-2、半乳凝素-3以及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价值。
ST-2与BNP结合可以提高对疾病判断的准确性,心衰患者治疗后尽管BNP 水平下降,但ST-2水平仍较高的患者发生心衰恶化的风险比BNP和ST-2水平同时降低的患者高。检测ST-2水平也有助于指导心衰治疗,调整抗心衰药物ACEI 或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半乳凝素-3 在心肌重构,尤其是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项关于心衰A阶段的初始研究结果表明,BNP和半乳凝素-3 水平同时升高的患者,即BNP>40pg/mg且半乳凝素-3 水平>17.8pg/ml的患者发生近期心衰住院、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最高。
关于降钙素原在心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表明,联合BNP和降钙素原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鉴别诊断呼吸困难,BNP和降钙素原同时升高的患者提示存在急性心衰合并肺炎。
一项研究表明,对于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患者,如果不应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心衰患者预后恶化;相反,对于降钙素原水平较低的患者应用抗生素与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有关。
此外,Maisel还介绍了一项最新的关于降钙素原检测改善心衰患者管理的临床试验(IMPACT),包括IMPACT-EU和IMPACT-US两部分,这是目前样本量最大的关于PCT在心衰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试验。
“临床医生应该客观看待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Maisel 教授最后强调指出。(邹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