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中国心血管外科微创技术起跑: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

2014-10-19 14:52:5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6次

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组进行的一项研究,通过对中国注册登记研究系统录入的2010 年至2012 年微创心血管外科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各类微创心血管手术术式已在全国开展应用,但比例尚低,仅占全部手术的7%


研究发现,与常规手术组相比,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偏小,术前一般情况较好,病情也较稳定。

接受微创治疗的患者,复合手术方式与小切口手术、胸腔镜辅助手术、全胸腔镜手术(无机器人辅助 )、机器人手术等4种微创手术相比,更能明显缩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减少术后引流量。同时(除与机器人手术相比)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和术后红细胞、血浆的使用。


此外,接受微创手术的患者仅有0.6%发生院内死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常见的院内并发症分别是呼吸衰竭、二次开胸、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12 例, 0.7%)和脑卒中。

研究者还发现,二尖瓣手术和简单房室缺修补手术应用微创技术较常见,分别占到微创手术的29.3% 40.3%。心房颤动手术也是微创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部微创手术的9.8%。此外,微创外科技术也开始伸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

另外,研究结果还提示,复合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未来冠心病外科真正的优势还是在于结合外科和介入治疗的复合技术。

研究者认为,微创心血管外科技术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应用,已表明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未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谱的改变,微创技术的方式和治疗的病种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组包括全国19个省市45家协作医院,2010-092012-03所有协作医院共收集了成人心血管外科病例16480例,其中14503例为常规手术,1977例为微创手术。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2014,29:590-593.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