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9 14:52:5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1次
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已经走过了25年。“长城长,长城内外百花香”,25年的时间,长城会已成长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大会主席胡大一教授在会上认为,长城会的诞生和存在,就在于一直致力于“满足公众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那么未来的需求是什么样的?新的接棒人马长生教授将会如何引领长城会?
长城会闭幕式照片
高地、舞台、摇篮
“25年的长城会,用怎样的话语来描述?”在长城会闭幕式上,胡大一问自己。
他认为,一走25年的长城会有三个最突出的意义,首先是“高地”,一直引领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发展;其次是开放的“舞台”,各级医院的医生获得展示的机会;三是“摇篮”,培养了一代心律失常介入、冠脉介入、心脏搭桥术、血脂、血压、预防等专家。
胡教授说,总体而言,长城会一直在致力于“满足公众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
他从美国回来后就在思索如何让中国广大的民众能够享受到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一个需求就是“让民众有机会、有权利和有勇气接受现代科学成就”。
他也看到,在中国,技术极为封闭,传统的观念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对技术的渴望则是第二个需求。他后来去朝阳医院,开始办抗大、开放技术、批量培养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他又意识到“筑长城”的重要性,开始着力构筑心脏健康和预防的万里长城。
穿中国鞋、走中国路、圆中国梦
“未来二十年,中国的需求是什么?未来,年轻人的路要怎样走?站在医药卫生改革的十字路口,每个人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这是胡大一在闭幕式上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
他认为,医学的转变有三个:首先是“V2V(Volume to Value)”,即医疗应从数量转向价值。何为价值?医学的价值应该是让患者真正获益,保证医疗安全,医疗可以评估,并有效控制成本。
其次是“Q2Q(Quantity to Quality)”,从数量到质量,和“I2P (Intervention toPrevention)”,从干预到预防。
“电子医疗(eHealth care)和大数据是大趋势,是未来医疗服务的需求,最终会从根本上要颠覆医疗模式。”胡大一认为,但他也认为电子医疗必须有团队和模式。
健康服务业是巨大的产业,电子医疗会给更多人以机会,“很多与医疗有关的人员,包括护士和药企人员,都会延长职业寿命,重新焕发青春。”胡大一预言。
基层人员的培养也是重要问题,因为电子医疗不会替代传统医疗模式。他透露,指导县医院医生的口袋书和基层医生的慢病防治手册正在编写之中。
中国的医疗问题,需要“穿中国鞋、走中国路、圆中国梦。”他引用李克强总理的话,“用中国的智慧解决世界难题,做与时俱进的转变。”
对于本次大会,胡教授引用ESC主席的评价,“除了AHA、ESC和ACC,长城会是世界上第四大会。”但他也认为只有高水平的创新,中国才能和欧美比肩。
薪火传承:马长生接棒长城会
作为2015年长城会的主席,马长生则表态要继续担起“引领和服务”的重任。
他回忆,1993年11月23日,胡大一宣布金盆洗手,不再从事射频消融的具体技术,他接棒成为射频的“全国第一人”。
二十多年后是第二次“接棒”,他说有信心把长城会继续办好,因为“最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一定会好起来,心血管医生的精神面貌已经有明显转变,我们看到了希望。”
他表示,现在的医生“都愿意做一些净化灵魂的事情,都愿意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未来十年,他将以事业为重、友情为重。
“医生更加自尊、自信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将成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