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5 09:30:5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4次
今年,美国心脏协会 /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发布了《2014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管理指南》。由于外科手术和经皮介入治疗风险的明显降低,新指南降低了治疗门槛,推荐在更多患者的病程更早期进行干预。
2014年AHA/ACC指南和2012年ESC指南均推荐,对于有症状的重度瓣膜病变患者,不论其病变类型,均应进行干预。而对于无症状的患者,两个指南也分别指出要早期干预。
重度二尖瓣反流:无症状也需修补手术
2014年AHA/ACC指南建议,对于无症状的重度二尖瓣反流(MR)的患者,推荐二尖瓣修补术治疗,依据是实施手术的风险已非常低,且二尖瓣修补术的效果好,若等到左心室扩张、心房颤动或肺动脉高压,效果反而变差。
而 2012 年欧洲指南在这点上较为保守,要求无症状重度MR患者需合并左心房扩大或肺动脉高压,才能行外科修补。
主动脉瓣狭窄:血流速度>5m/s要换瓣
对于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2014年AHA/ACC 推荐,当主动脉瓣血流速度>5 m/s(2012年ESC指南的要求是>5.5 m/s)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是合理的。
主动脉瓣反流:左室收缩末期>50 mm要换瓣
对于主动脉瓣反流,两部指南均推荐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0 mm 的无症状患者行AVR。然而,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行 AVR 的适应证已从2012 年ESC指南的>70 mm降至2014年AHA/ACC指南的>65 mm。
对于瓣膜病的现代治疗,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 Catherine Otto 说,“与其讨论瓣膜病终末期的治疗(就像心衰终末期),不如去了解更多关于瓣膜病进展的信息并进行全程干预,以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4;195:667-669